首页> 中文期刊>生态学报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川滇蔷薇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地理空间差异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川滇蔷薇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地理空间差异

     

摘要

通过测定横断山区干旱河谷18个川滇蔷薇种群新采集种子以及低温层积8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分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与种子特征以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阐明川滇蔷薇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地理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8个川滇蔷薇种群种子具有不同程度的休眠,新采集种子发芽率变化幅度大,为15.8%±5.0%至82.7%±2.3%,发芽速度指数范围:2.3%±0.2%至5.3%±0.5%.不同种群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差异显著.新采集种子的发芽率在流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和岷江流域.新采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随着采集地点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即种子休眠程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低温层积8周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但减弱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在流域以及海拔间的差异.偏相关分析表明:瘦果皮厚度与新采集种子萌发速度成显著负相关关系;环境因子中年蒸发量与发芽率以及发芽速度之间关系最为密切,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次为年降水量,与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川滇蔷薇种子休眠与萌发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存在较强地理空间差异.环境因子中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以及植物自身特征瘦果皮厚度是引起种子休眠与萌发地理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2020年第17期|6037-6045|共9页
  • 作者

    周志琼; 何其华;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川滇蔷薇; 地理空间差异; 干旱河谷; 种子休眠;

  • 入库时间 2022-08-18 23:37:0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