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吉林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气候和局域环境因子的关系

吉林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气候和局域环境因子的关系

         

摘要

为了研究气候和局域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相对作用大小,以及验证两种均匀度地理格局的假说在半湿润地区次生灌丛的适用性,对吉林东、南部地区的灌木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调查森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灌丛样方45个,结合气候数据和局域环境因子数据,研究了气候、局域环境因子对群落、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水分生态型(旱生、旱中生、湿中生)灌木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吉林次生灌丛的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以及草本层均匀度,随纬度增加而显著上升.2)对物种多样性和气候、局域环境因子的分析表明,群落、草本层物种数主要受局域环境因子而不是气候的影响;其物种丰富度与纬度的反常关系,是由于灌木层盖度随降水增加而上升,从而导致物种数下降.灌木层物种数与纬度、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则是由于不同水分生态型对气候梯度的响应不一致,反映出功能群对多样性格局的影响.3)群落、灌木层均匀度主要受气候因子的影响;而草本层均匀度主要受局域环境因子的影响,降水同样通过对灌木层盖度的影响间接作用于草本均匀度.但群落、灌木和草本层的结果,都支持均匀度随着环境条件改善而增加的假说,而不支持随着生产力增加、竞争加剧,从而导致均匀度下降的假说.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很大差异,但二者都受到局域环境因子的强烈影响.气候通过局域生物因素(如盖度、生活型)间接作用于多样性格局,是气候对多样性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局域生物因素也随气候而变化,仅研究多样性和气候的表面关系,将无法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对多样性的影响.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18年第22期|7990-8000|共11页
  •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气候; 功能型; 灌丛; 物种丰富度; 物种均匀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