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带

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带

         

摘要

用生态样带研究了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高桥镇核心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带.结果表明:德耀村红树剖面中出现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类为琵琶拟沼螺、悦目大眼蟹、扁平拟闭口蟹、宽身闭口蟹、黑口滨螺、等齿角沙蚕、弧边招潮和中华伪露齿螺.该剖面大型底栖动物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可分为3个分布带:琵琶拟沼螺-弧边招潮-浓毛拟闭口蟹带;宽身闭口蟹-悦目大眼蟹-黑口滨螺带;扁平拟闭口蟹-珠带拟蟹手螺带.群落生物量的变化主要由软体动物所主导,栖息密度的变化主要由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所主导,多样性指数变化主要由软体动物所主导.红寨村红树剖面中出现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类为琵琶拟沼螺、蝼姑虾、扁平拟闭口蟹、宽身闭口蟹、耳螺科的一种、黑口滨螺、中华伪露齿螺、哈氏仿对虾、弧边招潮和等齿角沙蚕.该剖面大型底栖动物也可分为4个分布带:黑口滨螺-中华伪露齿螺-等齿角沙蚕带;琵琶拟沼螺-宽身闭口蟹-耳螺科的一种带;蝼蛄虾-扁平拟闭口蟹带;沈氏长方蟹-珠带拟蟹守螺带.群落生物量的变化也主要由软体动物所主导,栖息密度的变化主要由甲壳动物所主导,多样性指数变化主要由软体动物所主导.底栖动物群落的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分带与红树植物群落类型相一致.大型底栖动物分带受红树植物群落类型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红树植物群落间的群落特征、沉积物性质和所处潮位线存在差异.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07年第5期|1703-1714|共12页
  • 作者

    唐以杰; 余世孝;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学系/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广东教育学院生物系,广州510303;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学系/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海滨;
  • 关键词

    红树林; 大型底栖动物; 空间分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