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棕果蝠取食对两种榕树种子萌发行为的影响

棕果蝠取食对两种榕树种子萌发行为的影响

         

摘要

在实验室利用聚果榕(Ficus racemosa)和对叶榕(Ficus hispida)成熟的果实饲喂笼养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比较了不同处理的3组种子的萌发行为:(1)棕果蝠粪便中的种子;(2)被吐出的果渣中的种子;(3)成熟果实中的种子(对照).棕果蝠取食行为显著影响了两种榕树种子的萌发过程,3种不同处理的种子萌发过程及最终萌发率(GP)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聚果榕种子经过棕果蝠消化道后GP显著降低,而对叶榕种子的GP显著提高.棕果蝠粪便中的聚果榕种子萌发开始(GS)和最短萌发时间(Tmin)均比对照种子延迟了2 d,但其粪便中的对叶榕种子GS比对照种子提前了1 d,Tmin提前了2 d;与之相似,前者种子萌发比果实中种子提前2 d达到萌发总量的50%(T50),但后者没有改变T50.不同种榕果果渣中的种子萌发行为也有重大差异:聚果榕果渣中种子的Tmin和T50均比对照种子延迟1 d,GS没发生改变;而对叶榕果渣中种子的Tmin比对照种子提前了3 d,GS提前1 d,T50没有改变.棕果蝠取食两种榕果后在飞行过程中排泄,进而有效的散布种子;而且通过消化明显改变了种子萌发行为,使种子萌发类型更为多样,增加了种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萌发的可能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