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东部草原露天矿区粘土改良模拟研究

东部草原露天矿区粘土改良模拟研究

         

摘要

以我国东部草原露天矿区粘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粘土与表土和沙土混合物为培养基质,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inn)为供试植物,研究不同比例下三叶草生物量、养分吸收量、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差异,为寻找最佳配比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显著影响三叶草生物量,粘土+表土(1∶1、1∶2和1∶3)生物量最高(26.5-40.0 g/盆),平均为31.2g/盆,粘土+沙土(1∶1、1∶2和1∶3)次之(14.9-20.3 g/盆),平均为18.9 g/盆,粘土、沙土和表土平均分别是9.0、5.4 g/盆和41.7g/盆,同样地,粘土+表土混合基质上三叶草氮吸收量平均为1071 mg/盆,分别是粘土+沙土、粘土和沙土氮吸收量660、321 mg/盆和190 mg/盆的1.62、3.34倍和5.64倍,磷和钾吸收量具有相似变化规律,这与三叶草根直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尖数有显著关联性;粘土和表土与粘土和沙土混合基质的容重和最大持水量分别显著下降7.4%-21.5%和24.5%-71.8%,饱和入渗率、孔隙度和标准化平均重量直径分别显著增加26.9%-96.3%、45%-218%和34%-72%;全氮、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饱和电导率显著增加23.0%-88.3%、25.1%-146%、44.0%-91.5%、70.3%-114.8%和3.5%-59.3%;磷酸酶、脲酶、蔗糖酶、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活性显著提高45.5%-105%、65.2%-172.3%、160%-252%、53.4%-62.7%和197%-374%;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幅为119%-142%、93.5%-107%和83%-147%.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现为粘土+表土=表土>粘土+沙土>粘土>沙土.因此,表土或沙土均能改良粘土性状,其中粘土和表土1∶2配比效果最优.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18年第16期|5865-5875|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露天矿区; 粘土; 三叶草; 模拟试验; 改良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