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过表达IbOr基因甘薯增强抗旱性的生理机制

过表达IbOr基因甘薯增强抗旱性的生理机制

         

摘要

以超表达甘薯橙色基因(IbOr)的转基因甘薯(TS)以及非转基因甘薯(NT)为实验材料,通过15%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甘薯幼苗在水分胁迫不同时间的光合系统,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防御系统中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转基因甘薯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随PEG-6000胁迫时间延长,甘薯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都显著降低,但转基因株系降低幅度小于非转基因植株.(2)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下,超表达IbOr基因甘薯叶片中O2(.)-、MDA含量均低于非转基因甘薯,即转基因甘薯具有较低的活性氧水平且脂膜受损伤较小.(3) PEG-6000胁迫24h后,甘薯叶片中SOD、POD酶活性均增加,48 h达到最大值,且转基因甘薯中2种酶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甘薯.研究表明,过表达IbOr基因可以有效减轻甘薯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受损害的程度,且可能主要通过提高甘薯的抗氧化胁迫能力来完成.

著录项

  •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第3期|540-545|共6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

    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韩国大田;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基因工程的应用;
  • 关键词

    转基因甘薯; 水分胁迫; 光合系统; 抗氧化系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