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作物学报》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小麦成株抗条锈性差异基因表达特征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小麦成株抗条锈性差异基因表达特征

         

摘要

采用cDNA-AFLP技术,对成株抗条锈小麦品种兴资9104在成株期受条锈菌生理小种CY32侵染后5d内9个时间点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共筛选64对引物,产生32320个转录本(TDF);用37对引物检测到2201个(6.81%)差异TDF,其中926个TDF诱导表达,1275个下调表达.经大规模克隆、测序分析,最终获得330个差异TDF,聚类分析得到259个EST(unigenes),命名为aTaPST1至aTaPST259(GenBank登录号为FL645754~FL646011和FL646262).经Blastx比对和功能分类分析,其中96条EST(37.07%)未找到同源性匹配,68条(26.25%)与未知功能蛋白同源性较高;其余95条ESTs主要涉及能量(11.20%)、基础代谢(4.63%)、转录调控(3.86%)、抗病与防御(3.86%)、蛋白质运输和储存(3.09%)、蛋白质合成和细胞生长(各2.32%)以及信号转导(1.54%)等.选取抗病与防御、转录调控及信号转导类等相关的6个差异基因,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其表达模式符合cDNA-AFLP表达谱.小麦成株抗条锈性分子机制涉及植物多方面生理生化反应,包括抗病与防御、转录调控、蛋白质代谢、信号转导、以及非生物胁迫等多种途径相关基因的协同控制.

著录项

  • 来源
    《作物学报》 |2010年第3期|401-409|共9页
  • 作者单位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工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小麦; 条锈菌; 成株抗病性; 基因表达; cDNA-AFLP; qRT-PCR;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