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西农业学报》 >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及适应性评价

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及适应性评价

         

摘要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年间8个不同食用型甘薯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建立了一个适宜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的评价模型,以期揭示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规律,并为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的筛选与选育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年度间总的农艺性状变化差异较小.供试所有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基因型效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均大于年份效应,但仅还苗期的年份效应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干物率与蔓长呈显著性正相关,与食味评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分枝数呈显著性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封垄期和分枝数呈显著性负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食用型甘薯品种在红壤旱地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能有效提高食用型甘薯品种适应性评价的科学性,应用于生产与育种实践.

著录项

  • 来源
    《江西农业学报》 |2021年第7期|6-12|共7页
  • 作者单位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 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江西 南昌 331717;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 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江西 南昌 331717;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 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江西 南昌 331717;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 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江西 南昌 331717;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 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江西 南昌 331717;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 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江西 南昌 331717;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 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江西 南昌 331717;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 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江西 南昌 33171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甘薯(红薯);
  •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食用型甘薯; 稳定性; 适应性; 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