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华北农学报 >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植株生理特性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植株生理特性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灌溉方式是影响水稻植株生长和产量重要的农艺措施,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植株理化和生特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系统比较研究了间歇灌溉(Ⅱ)、湿润灌溉(WI)和节水灌溉(WSI)3种灌溉方式条件下早稻和晚稻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各灌溉方式处理水稻植株的分蘖数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Ⅱ>WI>WSI;植株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均为WI>Ⅱ>WSI;Ⅱ和WI条件下,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大小顺序均为WI>Ⅱ>WSI。早稻和晚稻各处理植株的根系、茎、穗干质量大小顺序均为Ⅱ>WI>WSI,叶干质量均为WI>Ⅱ>WSI;各处理间水稻植株的穗干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早稻和晚稻植株Ⅱ处理的有效穗数均最高,均显著高于WI和WSI处理。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Ⅱ处理产量为最高,2个年份早稻产量分别比WI和WSI处理增加107.9,461.7 kg/hm 2和98.8,422.2 kg/hm 2,晚稻分别比WI和WSI处理增加250.1,683.6 kg/hm 2和220.3,661.8 kg/hm 2,其大小顺序均表现Ⅱ>WI>WSI。在稻田不同水分管理中,可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