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草地学报》 >导入APX基因提高了普那菊苣植株的抗逆性

导入APX基因提高了普那菊苣植株的抗逆性

         

摘要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把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来自棉花(Gossypium spp.)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导人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结果表明:经过卡那霉素(Km)筛选和对抗性植株的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APX基因成功地整合到普那菊苣基因组中.转APX基因普那菊苣植株对NaCl和甘露醇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在NaCl浓度为500 mmol·L-1、甘露醇浓度为30g· L-1的条件下,转APX基因不定芽能够正常生根和牛长,转基因植物叶片外植体能够形成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而野生型植株不定芽不能正常生根、已生根幼苗不能正常成长,野生型植株叶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The cotton APX gene was transferred into Cichorium intybus L. Cv. Puna by Agrobacterium-mediation. The transgenic chicory plants were first screened by Kanamycin then detected by both PCR and Southern blot approaches. Effects of both sodium chloride and mannitol on chicory calli and seedling growth were studi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ransgenic Puna chicory explants could formed calli and grew into normal seedlings on medium containing 500 mmol · L-1 NaCl and 30 g · L-1 mannitol, while non-transgenic explants could not form callus on the same medium.

著录项

  • 来源
    《草地学报》 |2012年第1期|152-154|共3页
  • 作者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08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08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植物基因工程;
  • 关键词

    普那菊苣;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抗逆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