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摘要

背景 组织工程有望替代自体神经移植,成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途径,而组织支架神经导管正是组织工程三要素之一,针对组织支架神经导管的改进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 制备用于神经修复及再生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改性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神经导管支架并用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方法 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LA神经导管支架,用丙烯酰氯与PEG发生酰氯酯化反应合成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用PEGDA通过化学交联的方式对导管内壁进行改性.电镜观察其微观形貌,利用CCK-8实验检测大鼠神经施万细胞RSC96在聚乙二醇改性的聚乳酸神经导管(PEG-PLA)预处理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自体神经移植组(ANG)、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神经导管组(PEG-PLA)、单纯聚乳酸神经导管组(PLA),每组10只.制作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分别采用自体神经移植、PEG-PLA导管和PLA导管桥接修复.术后行大体观察,术后2周行移植段神经再生速度评价;术后4周、8周、12周行步态分析,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12周取材行移植段再生神经组织学评价、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测量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扫描电镜可见制备的PEG-PLA神经导管内壁质地疏松,有取向性排列整齐的纹路;各组神经导管的浸提液与RSC96细胞共培养后,RSC96细胞增殖未受到抑制,提示各组神经导管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术后2周移植段神经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可见PEG-PLA组轴突再生情况优于PLA组,低于ANG组;术后12周,PEG-PLA组的步态分析、腓肠肌肌肉湿重恢复率以及Masson染色等结果均明显优于PLA神经导管组,更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的修复效果.结论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神经导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神经修复效果良好.

著录项

  • 来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33-540|共8页
  • 作者单位

    解放军医学院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 药剂科药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 药剂科药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 骨科研究所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 药剂科药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 100853;

    解放军医学院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 药剂科药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 骨科研究所 北京 100853;

    解放军医学院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 药剂科药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 100853;

    解放军医学院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 药剂科药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 骨科研究所 北京 100853;

    解放军医学院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 药剂科药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 100853;

    解放军医学院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 药剂科药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 药剂科药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 10085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物材料学;
  •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神经导管; 聚乳酸; 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