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术交流》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近指代词的发展演变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近指代词的发展演变

         

摘要

先秦时期汉语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此""是""斯""伊""然""若""尔""否"等.魏晋南北朝时,"兹""伊""若"等失去了近指代词的属性,出现了一些新的近指代词,如"阿堵""箇(个)""乃""能"等.体词性近指代词中,"此"仍然以作定语和宾语为主,新出现了"此"在句中作状语的情况."是"新出现了指代事物的情况,只表单数语义,已逐渐由指示代词转向系词,不再有指代功能."斯"仍以作定语和宾语为主."阿堵"是魏晋南北朝新出现的近指代词,多作定语.新兴近指代词"箇(个)"常作定语和宾语."许"也是新出现的体词性近指代词,但较为少见.谓词性近指代词中,"然"在这一时期均作谓语."尔"作为指示代词大量出现,且发展出很多与"尔"相关的双音指示代词,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最主要的谓词性近指代词."乃"仍然表示近指,多在句中作状语."能"作谓词性近指代词的情况不常见,多用于形容词前作状语,谓词性属性较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