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6h】

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语说明

前 言

第一部分 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第二部分 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后病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5年内发生ARDS的手术后患者(研究组)及常规术后未发生ARDS患者(对照组)纳入研究。将研究组患者按照30天后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病、是否吸烟、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补液量、APACHE Ⅱ评分、氧合指数(PaO2/Fi O2)、确诊前住院天数、血清白蛋白、尿素、肌酐、血小板、白细胞等因素与其发生及预后进行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血小板、白蛋白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75例ARDS患者死亡21例,存活5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与存活组年龄,氧合指数,APACHE Ⅱ评分,白蛋白,血小板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氧合指数,年龄,白蛋白与死亡率高度相关(P<0.05)。
   3.死亡组患者氧合指数,白蛋白在治疗第5天时与确诊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组第3天时氧合指数与白蛋白与确诊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4.发生ARDS前住院的时间长短在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5.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在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年龄,白蛋白,血小板,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输液量与ARDS的发生相关。
   2.年龄,APACHE Ⅱ评分,氧合指数,白蛋白和血小板在发生ARDS的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氧合指数,年龄,APACHE Ⅱ评分是影响预后的高度危险因素。
   3.动态观察患者氧合指数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对预测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4.发生ARDS前住院的时间长短与死亡率相关。
   5.手术中的出血量,输血量与死亡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