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对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6h】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对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鼠部分肝切除耐受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安全时限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主要仪器及药品

1.2 实验动物

1.3 动物模型建立

1.4 观察指标

2、结果

3、讨论

4、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对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设备及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动物

1.4 动物模型建立

1.5 术后24h标本收集及处理

1.6 术后3d、7d标本的收集及处理

1.7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肝再生度

2.2 放射性活度

2.3 PCNA及Ki-67标记指数

2.4 肝脏损伤程度

2.5 ERK1/2信号通路活化情况

2.6 IL-6mRNA及HSP70表达情况

3、讨论

4、参考文献

结论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比单纯门静脉阻断方法和传统的肝蒂三联阻断法(即Pringle法)对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剩余肝脏再生的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经尾状叶门腔转流模型阻断入肝血流,阻断结束后切除肝左叶、中叶及尾叶,根据阻断方式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切肝对照组(control group),肝蒂三联阻断组(occlusion of portal triad,OPT),保留肝动脉单纯门静脉阻断组(occlusion of portal vein,OPV)。比较各组阻断耐受时限,观察术后24h内各组肝脏损伤程度,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kinases ERK1/2)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及部分细胞因子表达情况;观察术后3d、7d两个时相点肝脏再生度、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标记指数、Ki-67标记指数和肝脏的99mTc-GSA放射性活度。
  结果在水合氯醛麻醉条件下OPT组大鼠安全阻断耐受时限为30min,OPV组为40min;当两组阻断时间均为30min时,术后24h内OPV组和对照组肝脏损伤程度、ERK1/2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及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相似,而与OPT组显著不同;术后3d对照组和OPV组的肝再生度、PCNA和Ki67标记指数以及肝组织的放射性活度均无显著差别,但是均显著高于OPT组;术后7天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大鼠肝切除术时采用单纯门静脉阻断的入肝血流阻断法,相比传统的Pringle法,可显著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术后剩余肝脏再生。提示在临床肝切除术中,保留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肝血流阻断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