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用双光子显微镜观察甲泼尼龙对小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6h】

运用双光子显微镜观察甲泼尼龙对小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实验一 双光子显微镜活体观察小鼠脊髓装置与小鼠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结果

讨论

实验二 双光子显微镜活体观察甲泼尼龙对小鼠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3实验方法

4 结果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双光子显微镜活体观察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 MP)对小鼠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的方法。背景:甲泼尼龙能通过其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减轻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伤,但是甲泼尼龙对压迫性脊髓损伤的轴突保护作用仍然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双光子活体成像技术活体内观察甲泼尼龙对小鼠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的研究。
  方法:36只成年雄性转基因荧光小鼠,体重23~25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脊髓损伤组(B组)、MP治疗组(C组),每组12只。A组仅单纯行椎板切除术,不损伤脊髓;B、C组采用重物压迫法建立 L1脊髓损伤模型,B组于伤后0.5、8、24 h静脉注射生理盐水,C组于伤后0.5、8、24 h静脉注射MP(30 mg/kg)。各组术后1~7 d对小鼠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asso Mouse Scale评分);损伤前与损伤后0.5h、24h、48h、72 h用双光子显微镜进行小鼠脊髓损伤区的活体神经成像,观察轴突坏死情况;术后7d取材行组织学切片,观察损伤部位的病理变化与小胶质细胞侵润情况。
  结果:A组术后运动功能与术前无明显差异,B、C组术后各时间点BM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术后4 d内B、C组小鼠后肢大多无关节活动,组间B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d后B、C组小鼠开始出现轻微的后肢关节活动,伤后7 d C组小鼠后肢频繁出现足背步行或偶尔出现足拓步行,B组小鼠后肢仅有轻微的踝关节活动,术后7 d C组BMS评分高于B组(P<0.05)。双光子显微镜活体观察示,A组各时间点轴突残留率均为1,B、C组损伤后48h内轴突残留率进行性降低,伤后48h和72h C组轴突残留率高于B组(P<0.05)。术后7 d组织学观察显示B组灰质中出现大面积的坏死与空洞,与B组相比C组灰质坏死程度有一定改善。C组的小胶质细胞增值数目比B组低(P<0.05)
  结论:双光子显微镜能够早期探测脊髓压迫性损伤后轴突的动态变化。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它能够减轻脊髓神经的继发性损伤与缓解神经纤维的进行性坏死,降低小胶质细胞的增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