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6h】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策略

1.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2.术前准备及手术原则

3.下肢长度控制

神经损伤及神经电生理监测

研究目的及方案

参考文献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神经损伤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在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预防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共19例(22髋)CroweⅣ型DDH患者,由同一术者行THA,术中利用自发肌电图(spontaneous electromyography,EMG)实时监测股神经、坐骨神经及其分支功能,平均随访6.7个月。并选择同科室同期其他56例(72髋)CroweⅣ型DDH患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体重、身高、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脱位距离、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由神经监测工程师负责监测神经功能,记录术中EMG出现连续性爆发电位的时间及次数,并及时告知手术医生终止操作,寻找原因,待EMG恢复正常后继续操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肢体延长长度、髋关节Harris评分、手术方式(是否行股骨粗隆下截骨)、神经损伤发生率及神经损伤、截骨的危险因素。
  结果:监测组术后下肢延长4.16±0.77cm(最小2.66cm,最大5.40cm),对照组术后下肢延长3.65±0.76cm(最小2.15cm,最大5.2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可认为监测组下肢延长较对照组增加。监测组中未发生神经损伤并发症,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2例股神经;4例坐骨神经),均恢复正常。综合以上分析,监测组患者下肢延长长度虽然大于对照组,但其神经损伤发生率(P<0.05)、截骨率(P<0.05)、脱位率(P<0.05)均较对照组减少,髋关节Harris评分(P<0.05)较对照组增加。监测组中7例(8髋)患者术EMG出现阳性波形,终止操作后及时调整术后神经功能均无异常表现。既往手术史是神经损伤(OR=8)及截骨(OR=27)的危险因素,而性别、脱位距离等其他指标与之关联性较弱。
  结论:CroweⅣ型DDH患者行THA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在保障神经功能、安全复位的前提时,有效减少神经损伤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既往髋部手术史是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直接损伤而非神经延长是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