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发掘岩彩的写意美
【6h】

发掘岩彩的写意美

代理获取

摘要

岩彩画是以纸、绢、壁、板等为依托物,用天然胶作为粘接剂,将矿物色定着到画面的一种绘画。虽然岩彩在世界范围内已流传很久,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精制材料入手,赋予岩彩以现代意义,才使岩彩画得到长足的进步。写意既是指中国画论中提出的美学精神和艺术观念,也是指写意精神与“不似而似”、“逸笔草草”等形式技法相结合的画种。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及与之相适应的写意的语言体系最终决定了中国画艺术的审美观、观察方法、构思与表现力。岩彩写意画则是岩彩与写意精神的完美结合。 岩彩画在中国有着辉煌的过去,但在中国画的发展史中有着近千年的断代。目前在中国又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画坛一股新兴力量。第十届全国美展增加了可以在硬板上装裱后进行重彩(岩彩)画创作的新规定,这对岩彩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中国,现代岩彩画最具生命力的发展是延续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让岩彩在写意方面发挥下去,像水墨写意一样在岩彩写意上深入,画出具有中国绘画写意精神的岩彩画来。它的发展对中国画来说既是色彩的复兴,也是材质的拓展,既是对日本和西洋绘画元素的异文化因子的吸收,又是对中国绘画写意精神的续写。 现代岩彩画与传统中国画在形式上的差距是明显的。厚与薄的差异来源于材质的不同和相应的技法差别,而色彩丰富是岩彩的特质,它与墨色为上的体系相异。但是,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材料本身,对画面的处理及其精神意蕴完全可以是中华民族自身审美的。 水墨、工笔,加上岩彩可以算作目前中国画技法的三大方向,它们虽各自独立,却从来不乏有人在它们之间的结合上下工夫,特别是近现代,类似“工笔意写”、“重彩写意”之类的提法和实践都很多。也许,象这样的技法重组会给中国绘画带来一些新的发展。我们试将各技法及它们之间的重组列出如下: 水墨画——工写结合画——工笔画——现代重彩画——岩彩画——岩彩写意画 由材料转变的需要到表现题材的拓展,岩彩的发展是必然的。但还因为笔墨标准的不再唯一和贯穿整个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的存在,岩彩画和写意精神的结合才是切实可行的。而融会写意精神和技法重组这两大要素基础上的“岩彩写意画”,是观念与技法的有机结合。 具体的结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从笔墨到笔彩;第二,从笔墨美到材质美;第三,“气韵生动”的形式构成;第四,背景与环境;第五,写意性的制作;第六,厚薄之间的游走;第七,层次丰富的平面感形式;第八,单纯化的色彩处理。 岩彩写意画是色彩美、材质美和写意美的和谐统一。岩彩中的写意美首先在视觉上和水墨写意有着传承的关系。从造型上说,是物象的造型要单纯而整体,是合乎常理的准确和情趣的统一。其次在立意上,具有情趣与生命力的题材的选择和意境的营造是本民族审美理想的延续。 岩彩写意画的发展是中国画有意义的补充,是可能获得多方面认同的绘画形式,也是岩彩画在中国发展的最理想形式。但是,岩彩写意画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施的可能性方面,最大的是材质的问题,其次是在写意精神的把握方面,对写意精神的不同体会将出现不同的绘画语言,从而扩大写意画的外延,丰富岩彩写意画的表现形式。 岩彩写意画期待更多的实践来求得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