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建筑观
【6h】

中国传统建筑观

代理获取

摘要

一切活动都是有观念支配的(本能出外)。建造作为人类一项重要的活动,也是某种哲理观念为基础的。关系到“建造”的有三个直接方面的因素:人,构筑物(architectonic),自然。对这三者的不同认识以及对三者的关系如何处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建造活动。本文就是从对这三者的分析入手,探讨在这三个基本观念的差异下,中西方建筑产生了如何的差异。 当然,限于篇幅,中西建筑的差异远不止文章中提到的。本文的重点放在三个基本观念对建筑的影响上面,故主要笔墨放在“三个基本观念”是如何影响到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其中的重点放在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分析上。本文的大纲如下: 第一部分:自我观西方人在“自我”的问题上受宗教教义的影响很深,认为自我只有在同神的交流中才得以存在。面对唯一的上帝,人人平等。中国儒家认为人是不平等的。从而影响到人们的人际交往原则就是西方人人平等,而在中国发展了等级制度,从而影响到建造活动上,西方建筑不分主、次,中国建筑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 第二部分:自然观西方的自然观是天人相分,而中国是天人合一。故,在建造活动中,西方崇尚改造自然,中国主动与自然协调。在中西方建筑造型元素的运用方面,西方多用凸曲线,而中国则多凹曲线。在建筑性格的塑造上就出现了张扬之美与内敛之美的差异。 第三部分:建筑观从建筑观的第一个层面看,中国认为建筑首先是给人作用的,因而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即建筑的“器”的功能,而西方认为建筑是给神用的,重视的是建筑的精神层次的意义,即建筑“意”的功能。从而中西方建筑在造型、尺度、审美、革新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这并不说明中国建筑不关注非物质因素。中国建筑中特有的一种观念是重视建筑中的“非物质”,即“气”,并且也存在强烈精神氛围的空间。从建筑观的第二个层面看,当建筑观与使用价值取向相关联的时候,就产生了中西方对建筑经济性观念差异。当基本建筑观与民族性格(忠诚观念与忧患意识)相关联的时候,就产生了中西方对建筑永恒观的差异;当基本建筑观与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相关联的时候,就产生了中西方对建筑的通用性观念差异。 最后得出结论,即对中国传统建筑内涵的认识,以及进一步思考通过中西方传统建筑的比较,对设计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