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常态下中长期电力负荷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6h】

新常态下中长期电力负荷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长期电力负荷分析方法

1.2.2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新常态下中长期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2.1 概述

2.1.1 新常态的内涵

2.1.2 经济新常态对电力负荷的影响

2.1.3 电力负荷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2.2 中长期电力负荷特性分析指标选取

2.3 浙江省中长期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2.3.1 浙江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情况

2.3.2 浙江省中长期负荷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长期电力负荷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1 概述

3.1.1 影响电力负荷的相关因素

3.1.2 中长期负荷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思路

3.2 负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3 双重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3.3.1 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3.3.2 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存在的问题

3.3.3 对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改进

3.4 算例分析

3.4.1 传统灰色关联度的计算与分析

3.4.2 双重加权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3.4.3 计算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4.1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流程

4.2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经典方法

4.2.1 趋势外推法

4.2.2 时间序列法

4.2.3 灰色GM(1,1)模型

4.3 基于PLS——情景分析法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

4.3.1 概述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4.3.3 情景分析法及其应用

4.3.4 预测模型框架

4.4 算例分析

4.4.1 多重相关性诊断

4.4.2 情景与参数设定

4.4.3 建立PLS回归方程与负荷预测结果

4.4.4 负荷预测结果后评价

4.5 本章小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长期电力负荷分析与预测是开展电源电网规划、电力市场分析等工作的基础性环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确分析预测中长期负荷,在此基础上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对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传统负荷分析预测方法已取得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全社会用电量告别高速增长,表现出明显的“S”型特征,负荷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这使得一些比较适用于负荷稳定增长阶段的方法精度受限;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阶段的负荷分析预测能够依赖的历史数据主要是“十二五”时期的数据,样本数量少,为建模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论文针对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中长期负荷分析与预测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
  论文首先从解析新常态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经济新常态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个宏观表现对电力负荷的影响,总结出新常态下我国电力负荷发展表现出的四个方面新特点。其次,选取了8个微观指标来反映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表现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建立了一个新常态下涵盖宏观及微观、结构化的电力负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同时,基于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法没有区别对待各历史数据以及难以适应电力发展的新动态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双重加权灰色关联度的中长期负荷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模型。一方面根据历史时期“近大远小”的标准,将所得的各时期关联系数进行模糊加权;另一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赋予各因素的量化权重,以便于跟踪未来电力负荷的变化趋势。
  此外,论文提出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情景分析法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解决样本数量少和变量多重相关性的问题,获取新常态下电力负荷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程;采用情景分析法,根据新常态下经济和电力发展的特点,设定多个情景及相应参数,进而获得不同情景下有区别的负荷预测结果,以降低预测风险。最后,论文将所提出的中长期负荷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模型和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均具体应用到浙江省电网的分析预测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著录项

  • 作者

    吴梦凯;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学科 电气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雁凌,陈乃仕;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负荷分析;
  •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分析; 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