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与消渴病关系诠释及糖尿病辨治理念的探索
【6h】

糖尿病与消渴病关系诠释及糖尿病辨治理念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消渴病、糖尿病辨治回顾

第一节消渴病辨治概况

1.阴虚燥热为主的病机认识

2.三消分治为主的治疗模式

3.消渴病治疗中常见的论治观点

4.消渴病治疗中的后起理论

5.小结

第二节糖尿病辨治概况

1.气阴两虚为主的病机认识

2.分型论治为主的治疗模式

3.糖尿病治疗中的论治观点

4.小结

第二部分糖尿病与消渴的关系诠释

1.理论发展的差异折射消渴病与糖尿病的不同本质

2.糖尿病不同于消渴病之关键所在

3.消渴病与糖尿病的关系诠释

第三部分消渴病、糖尿病处方比较

1.对消渴病文献中所载处方的用药分析

1.1处方情况分析

1.2用药一般情况

1.3对补虚药的分析

1.4对清热药的分析

1.5性味归经

1.6药物深入分析

1.7小结

2.消渴病医案用药分析

2.1一般情况

2.2消渴病文献、医案用药比较

3.糖尿病文献用药分析

3.1处方情况分析

3.2用药一般情况

3.3涉及药味最多的药类——清热药

3.4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类——补益药

3.5性味、归经

3.6用药深入分析

4.糖尿病医案用药分析

4.1用药情况分析

4.2糖尿病文献、医案用药对比

5消渴病与糖尿病的治疗用药比较

5.1涉药一般情况分析

5.2具体用药比较

5.3二十个关键药物的比较

5.4几类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6.讨论

6.1用药差异反映糖尿病和消渴病的不同本质

6.2糖尿病的治疗应从消渴病治疗的模式中走出来

6.3发掘适应于糖尿病的治疗措施

6.4消渴病理论的合理继承

第四部分对导师“立足肝脾肾三脏同治辨治糖尿病”模式的阐发

1.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谈以肝、脾、肾为主治疗糖尿病

2.从临床流行病学角度谈以肝、脾、肾为主治疗糖尿病

3.从中医学理论角度谈以肝、脾、肾为主治疗糖尿病

4.立足肝脾肾三脏同治辨治糖尿病的具体运用

5.中药药理与现代医药学研究成果相结合优选药物

6.继续完善从肝、脾、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展开▼

摘要

糖尿病(Diabetesmellius,DM)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而又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联的慢性、全身性、终生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并发症波及全身各脏腑器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严重威胁。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疗效仍十分有限。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参考古人消渴病论治经验,经历了消渴病=糖尿病,消渴病包含糖尿病,消渴病≠糖尿病等关于疾病内涵意义的探讨,并体现在糖尿病治疗和用药思路的改变上。 本论文借由对糖尿病、消渴病治疗理念回顾,治疗历程梳理,处方用药统计等环节的分析,认为糖尿病与消渴病是不同的两类疾病,消渴病的三消分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于糖尿病的治疗,应建立糖尿病辨治的新模式。论文分“消渴病、糖尿病治疗回顾”,“糖尿病与消渴病的关系诠释”,“糖尿病、消渴病处方比较”,“对导师‘立足肝脾肾三脏同治辨治糖尿病’模式的阐发”四个板块进行。  本文分别对消渴病和糖尿病的治疗概况进行回顾。消渴病有久远的治疗历史,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阴虚燥热为主要病机,以从肺、脾、肾入手的三消辨治为主要治疗模式的论治体系,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又逐步形成了从瘀、从痰、从湿、从肝等治疗理论,补充了三消分治的不足。而糖尿病的中医论治在最初是完全对应于消渴病进行的,其治疗中涉及的各种理念都与消渴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日渐深入,不少医家对套用消渴病的治疗模式治疗糖尿病产生疑惑,并开始反思和转变原有的治疗指导思路。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是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的病机论;由初起的三消辨治逐渐转变为以辨证分型为主的治疗模式;形成了主要从脾、肾、肝等脏腑入手,兼顾瘀血、痰湿、毒邪的治疗格局。  本文分析了消渴病与糖尿病疾病内涵上存在的差异是导致糖尿病辨治思想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糖尿病是以实验室检验结果为诊断依据的西医学范畴的病名。不能单向对应于中医学中的某一种疾病。糖尿病和消渴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来表述。即,消渴病与糖尿病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两个集合,它们之间存在的是相交而非包含的关系,其相交的部分是有“三多一少”表现的某阶段的糖尿病。而交集以外的部分,从消渴病方面来说可能有甲亢、尿崩证、精神性口渴等;而在糖尿病方面既可能是气虚证、痰湿证、瘀血证等证候表现,也可能是虚劳、水肿、胸痹、中风等疾病,甚而是一些处于血糖异常而无明显不适感的无症状期患者。因此,消渴病与糖尿病之间只存在相交关系,而无归属问题,消渴病不包括糖尿病,糖尿病也不包括消渴病。  本文收集消渴病和糖尿病治疗方药,从涉药范围、药物功效、性味归经、常用药物等方面入手对两者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两者在治疗用药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所在。消渴病的治疗反映了它是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特点的一类消耗性疾病,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表现,医家治疗之时多标本缓急同治,既要治病之本,又要兼顾其典型症状。而糖尿病的治疗则表明除了针对病变某阶段可能出现口渴、尿频、消瘦等症状,更多的时候针对的是其他病机主导下的其他症状,如因于气虚的乏力、痰湿所致的不欲食等。因此,消渴病的治疗是以阴虚燥热的基本病机和“三多一少”表现为主要治疗目标。而糖尿病的治疗关注点则宽泛得多,在清热、养阴之外,还要益气、活血、化湿。由此反映出两种疾病的相交与不同之处,提示我们糖尿病应走出消渴病治疗局限,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疾病演变、转归等问题,构建切合的糖尿病中医论治体系。  本文介绍了导师在研究中、西医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所提出的‘立足肝脾肾三脏同治辨治糖尿病’的治疗主张经各方研究都显示出其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本论提出:肝、脾、肾三脏同病方致病发。但由于每位患者在致病原因及体质上都有差异,发病后就会有或以肝为主、或以肾为主、或以脾为主等主病脏腑不同现象的存在,并可因此表现出兼挟证的不同。临证当根据肝、脾、肾三脏失调的具体情况和主次轻重以及兼挟证的情况将患者进行分类,根据肝、脾、肾三脏失调的轻重缓急,从协调三脏关系入手进行三脏同治。此外,在辨证运用中药时既要根据理法方药的基本要求和中药的性味归经来筛选药物,又要参考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尽可能的使所用之药物针对病变的不同环节。

著录项

  • 作者

    胡春宇;

  •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医研究院;

  • 授予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
  • 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高思华;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糖尿病;消渴;
  • 关键词

    糖尿病; 消渴病; 中医; 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