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合同解除后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
【6h】

论合同解除后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合同解除的涵义和类型

1.1合同解除的涵义

1.2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解除的类型

1.1.1约定解除权

1.1.2法定解除权

第2章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

2.1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关系之立法例比较

2.2合同解除后有权要求得到可得利益损失赔偿

2.2.1关于合同违约解除后可得利益赔偿的两种观点

2.2.2否定说的理由及其理论缺陷

2.2.3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可得利益损失

第3章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限制

3.1可预见性规则

3.2减轻损害规则

3.3损益相抵规则

第4章合同解除后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计算

4.1几种典型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

4.1.1生产利润损失

4.1.2经营利润损失

4.1.3转售利润损失

4.2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计算的步骤

4.3可得利益损失赔偿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4.3.1区分商业风险和可得利益

4.3.2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后的纯利润,不包括主观推测的损失以及为取得利润所支付的费用

4.3.3“可预见”以签订合同时的合理预见为标准

4.3.4不适用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规则的情况

第5章完善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之建议

5.1进一步扩大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范围

5.2明确可得利益损失的适用范围

5.3可得利益损失计算标准和方式应逐步明确

5.4可得利益损失是否超过合理预见的举证责任分配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损害赔偿之债在实务上最称重要,万流归宗,民法上之问题,实以此为核心。”损害赔偿体现在合同领域,指因契约关系而发生损害赔偿,即因契约债务不履行而发生损害赔偿之权利义务。债务不履行,包括债务人不为给付,不为完全给付及迟延给付等情形。 合同解除制度是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与合同解除相关的问题也一直是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解除的条件,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约定解除的条件,二是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三是违约行为,这里的违约行为一般指根本违约,包括迟延履行、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以及其他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违约行为。其中,因违约行为致使合同解除的情况在审判实践中最为常见,最为复杂,也最具争论性。《民法通则》第115条规定:“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合同法》第97条规定:“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因此,我国法律承认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是可以并存的。合同解除损害赔偿是指因合同解除对一方当事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应承担的赔偿。合同因违约解除,非违约方是否有权向违约方要求损害赔偿,如果有权要求赔偿,损害赔偿的范围又如何界定,可得利益损失应该如何确定,这些都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笔者认为,在我国《合同法》土的“赔偿损失”应不仅仅指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即信赖利益上的损害赔偿,还应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即使这种合同解除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为在合同解除有溯及力的场合,虽然违约方负有恢复原状的义务,合同解除发生恢复原状的效果,但对守约方而言,基于债务不履行而生的损害仍是客观存在的,仅仅是恢复原状和请求基于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尚不能完全填补其所受的损失,而让守约方承担这种损失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与保护守约方利益的立法宗旨不相符合的。为充分实现对守约一方的救济,这里的“赔偿损失”应同时包括合同解除所生的损害赔偿和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其中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应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本文立足于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及司法实践,对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范围、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就完善我国合同解除损害赔偿范围提了四点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张银涛;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法律·民事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冀宗儒;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合同法;
  • 关键词

    合同解除; 损害赔偿; 利益损失;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