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剂量组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及对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影响
【6h】

不同剂量组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及对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以不同剂量组大黄附子细辛汤为研究对象,初步观察其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等的影响,并观察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随着整方剂量的变化,疾病疗效变化的初步趋势。此外,通过检测患者尿中足细胞标志蛋白的变化,初步探讨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在慢性肾衰竭治疗及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1.选择3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GFR:30—59ml/min/1.73m2),且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浊毒内蕴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附子细辛汤小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中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大剂量3组,每组各10例。3组均给予4—6周的导入期基础治疗(饮食控制、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后,再分别给予大、中、小剂量的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不同剂量组大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疗效,如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血尿素氮、GFR等的变化。
   2.30例入选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收集各组治疗前、治疗后清晨首次清洁中段尿10mL,离心后存放于冰箱待检,采用ELISA方法测定尿液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水平。比较不同剂量组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前后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变化。
   结果
   (一)不同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主要疗效指标
   (1)不同剂量组大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影响:①血肌酐:治疗前后比较,大剂量组血肌酐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组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组较前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3组间血肌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尿素氮: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所下降,但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3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肾小球滤过率:治疗前后比较,大剂量组GFR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组虽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组较前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大剂量组大黄附子细辛汤具有一定的降低血肌酐、升高eGFR的作用。
   (2)不同剂量组大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大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中、小剂量组下降明显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大黄附子细辛汤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一定作用,剂量越大,中医证候改善越明显。
   2.次要疗效指标
   (1)慢性肾衰竭的疾病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后3组患者疾病综合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相关实验室指标:①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大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②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提示,大黄附子细辛汤大剂量组具有一定的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而对其他实验指标影响不明显。
   (3)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积分的影响:大黄附子细辛汤大剂量组生存质量积分疗前16.50±2.01,疗后38.40±2.55;中剂量组疗前17.40±2.50,疗后32.20±2.74;小剂量组疗前19.10±2.64,疗后34.90±4.89。3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大剂量组与中小剂量组间有统计学差别(P<0.05),中剂量与小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说明大黄附子细辛汤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大剂量组更为明显。
   3.安全性指标
   本研究在严密监测下对患者服药后的情况进行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大黄附子细辛汤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二)不同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尿PCX的影响
   1.不同剂量组大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尿足细胞标记蛋白(PCX)的影响。①治疗前后比较,大剂量、中剂量组治疗后尿PCX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小剂量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大中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在减轻足细胞损伤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2.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尿PCX的减少,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随之减少(r=0.526,P=0.003),说明PCX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二者之间呈正相关。
   结论
   (1)大黄附子细辛汤具有一定的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以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其中大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2)中、大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具有一定的减轻慢性肾衰竭患者足细胞损伤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