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荣林教授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研究
【6h】

高荣林教授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质量的不足,及晨起体力与精力不能得到恢复。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者彻夜不眠。西医治疗多以安眠药为主,确有一定疗效,但有毒副性,如耐药性、药物蓄积性、依赖性、戒断反应、影响认知和记忆功能等。中医对睡眠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可靠,副作用小。高荣林教授长期致力于睡眠障碍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诊冶了大量睡眠障碍患者,形成了自己的临床经验。本文通过继承,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高荣林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及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从调理脾胃探讨失眠的诊疗思路,总结高荣林教授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的有效治法、方剂和药物,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水平。本文从以下几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从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对失眠的辨证治疗、治疗失眠的外治法等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中医学者的研究进展。病因病机方面,认为失眠形成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胃中不和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失眠多与心、脾、肝、肾脏腑相关;从气血关系讲,多与阴血不足有关;从致病病理产物看,多与痰、火、瘀血有关。总体可按虚实分为两大类,辨证治疗多从肝胆、脾胃、痰火以及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入手,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现代医学失眠的研究进展。
  从失眠及相关概念,失眠的临床表现,失眠的常见原因,失眠的诊断标准,失眠的相关理化检查,失眠的治疗,失眠治疗的临床应用,失眠治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综述了现代医学有关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3.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的源流探讨。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黄帝内经》,是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的源头。历代医家在完善、丰富和发扬这一治法方面有许多论述。本文从《内经》论述睡眠与脾胃的关系、后世医家对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的发展两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病因病机角度梳理了脾胃气虚,胃气上逆、营卫不和,饮食积聚、气机不畅,胃中痰热(火)内扰而导致失眠,为临床从脾胃治疗失眠提供借鉴。
  第二部分高荣林教授有关睡眠的学术思想。
  高荣林教授继承了路志正、董德懋两位老中医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注重调理脾胃,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属当代中医脾胃学派。
  高荣林教授有关失眠的学术思想,首先倡导中医睡眠学说,包括阴阳睡眠学说、营卫睡眠学说、神主睡眠学说。中医整体睡眠观,给我们开辟了广泛的研究领域,中医从整体调节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丰富多彩,为现代睡眠障碍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光明前景。根据中医睡眠学说,睡眠是人体整体的生命活动形式,睡眠与人体阴阳、气血、脏腑息息相关。阴阳的和调平秘,气血的充盛调畅,腑脏的协调统一,气机升降的和顺,神魂魄意志的安宁,是睡眠的必要条件。失眠发生的机制是多元性的,人体阴阳、气血、脏腑不论哪一个环节失调,都会出现睡眠障碍。可以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失眠。分别论述了心、肺、肝胆、脾胃、肾等脏腑的主要功能失调所致失眠的病机。提出治疗心因性失眠,常需养心、清心、通心、宁心。肺脏引起的失眠,可用补肺、养肺、宣肺、肃肺、调和营卫的方法治疗。肝胆令人失眠,治疗常从补肝、柔肝、疏肝、平肝、清肝、温胆等方面来治疗。脾胃令人失眠,治疗当调理脾胃,补脾、运脾、和胃、通腑,以复其常。肾令人失眠,治以补。肾、温肾、清肾、交通心肾法。提出脾胃不和卧难安的学术论点。论证了脾胃与睡眠的关系,脾胃化生精微,浊气归心,散精于肝,升清降浊,交通心肾,和胃安神的功能,和现代脾胃失调失眠的病因,如思则气结、饮食劳倦、痰热内生、体质因素致病,以及脾胃阴阳失调、心脾两虚、脾虚生痰、肝与脾胃不和导致失眠的病理机制。
  第三部分高荣林教授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的经验。
  论文介绍了高荣林教授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的主要治法,包括健脾益气法、补益心脾法、清热化痰法、理气和胃法、疏肝和胃法,后附临床验案。其次是调理脾胃权变法的病例。我跟师侍诊搜集高荣林教授治疗失眠的病例558例次。将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整理高荣林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从中总结失眠的主要证候、常用治法、常用方药,挖掘出高荣林教授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的经验方宁心安神汤和调中安神汤、和减味丹栀逍遥散。
  第四部分调中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我们整理挖掘出高荣林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方调中安神汤,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调中安神汤治疗痰热扰心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调中安神汤治疗失眠39例,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62%,与艾司唑仑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疗效较好。调中安神汤在改善睡眠恶梦纷纭及脾胃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能提高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调中安神汤治疗失眠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第五部分调理脾胃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体会。
  目前中医医院骨科的特点大多是中西医结合。有一部分颈性眩晕的病人,不能手术或手法治疗,表现为眩晕、头痛,头沉重而项僵硬,恶心,甚至呕吐,是脾胃功能失调,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所致。我以高荣林教授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为指导,调理中焦脾胃,采用健脾理气、化痰和胃治法,用温胆汤合六君子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我将继续继承发扬高荣林教授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钻研骨科疾病的内治法,为今后骨科学术的发展和创新而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