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完善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6h】

完善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概述

2.1 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概念和法律性质

2.1.1 相关国际公约和我国立法对"船舶"的界定

2.1.2 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概念与法律性质

2.2 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现状和问题

第3章 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

3.1 船舶污染损害的国际公约评析

3.1.1 CLC1969/CLC1992的相关规定

3.1.2 FUND1971/FUND1992的相关规定

3.1.3 《HNS公约》的相关规定

3.1.4 《2001年燃油公约》的相关规定

3.2 发达国家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相关立法

3.2.1 英国、日本的相关立法

3.2.2 美国的相关立法

3.2.3 加拿大的相关立法

3.3 国内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相关的立法

3.3.1 国内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的现状

3.3.2 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与国内立法的关系

第4章 完善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建议

4.1 船舶污染损害赔偿赔偿的范围

4.1.1 确定污染损害赔偿范围的原则

4.1.2 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4.1.3 2005年IOPC Fund《索赔手册》中可接受的索赔请求

4.1.4 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范围

4.2 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责任限制

4.2.1 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外立法对责任限额的规定

4.2.2 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责任限制

4.3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基金设立

4.3.1 FUND公约的相关规定

4.3.2 国外立法的相关规定

4.3.3 对我国设立船舶油污基金的建议

4.4 船舶损害赔偿责任的强制保险

4.4.1 强制保险财务保证适用的船舶

4.4.2 船舶污染损耗赔偿中的直接诉讼制度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船舶造成的污染损害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海事组织出台了相关的国际公约。随之西方主要航运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也制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以此维护本国的利益。而我国还没有专门调整油污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法律,仅仅是在一些分散的法律条文中作了简要规定,且这些规定不明确也不完整,使得该类纠纷案件的解决缺乏法律依据。本文介绍了船舶油污相关的国际公约和西方主要航运国家立法情况,并阐述了我国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船舶油污责任主体、归责原则和免责事项、赔偿范围、责任限制、设立油污损害基金、油污责任强制保险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明确的立法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