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国公司非股权安排研究——基于东道国的角度
【6h】

跨国公司非股权安排研究——基于东道国的角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非股权安排的定义及形式

1.3.2 非股权安排的产生

1.3.3 影响跨国公司在股权安排与非股权安排之间取舍的因素

1.3.4 非股权安排形式的选择

1.3.5 非股权模式的影响

第2章 非股权安排研究

2.1 非股权安排的定义

2.2 非股权安排的产生背景

2.2.1 经济因素——交易成本与内部化优势的丧失

2.2.2 政治因素——保护本国经济的思潮

2.3 非股权安排的类型及特征

2.3.1 非股权安排的类型

2.3.2 非股权安排不同类型的特征(控制程度区别)

2.4 非股权安排的影响因素

2.4.1 影响因素的模型和理论——基于跨国公司视角

2.4.2 影响股权安排与非股权安排之间取舍的因素

2.4.3 影响非股权安排具体形式选择的因素

第3章 非股权安排对东道国影响

3.1 就业与工作环境

3.1.1 创造就业

3.1.2 工作环境

3.1.3 就业稳定性

3.2 进出口贸易

3.3 东道国价值

3.3.1 形式选择对东道国价值的影响

3.3.2 本土企业对东道国价值的影响

3.3.3 对于低增加值的争论

3.4 社会与环境

3.4.1 社会影响

3.4.2 环境影响

3.5 技术进步

3.5.1 作用机理

3.5.2 表现形式

3.5.3 影响因素

3.6 东道国产业的长期能力

3.6.1 资源

3.6.2 技能

3.6.3 机会

第4章 针对跨国公司非股权安排的政策及制度安排

4.1 国际上对非股权安排的政策及制度安排

4.1.1 促进政策

4.1.2 法律框架

4.1.3 公共利益标准

4.1.4 保险服务

4.2 我国关于非股权安排的制度安排以及相关政策

4.2.1 产业战略

4.2.2 法律框架

4.2.3 其他

第5章 有效利用非股权安排的政策建议

5.1 将非股权安排政策纳入总体发展策略

5.1.1 正确的政策导向

5.1.2 适时的产业调整

5.2 培养本土企业及产能建设

5.2.1 企业家政策

5.2.2 教育政策

5.2.3 技术政策

5.2.4 融资政策

5.3 建立相应促进非股权安排的制度

5.3.1 健全的法律框架

5.3.2 支持投资促进机构

5.3.3 提供相应的保险服务

5.4 应对非股权安排的消极影响

5.4.1 提升本土企业议价能力

5.4.2 保护市场竞争

5.4.3 保护公共利益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成果概述

6.2 缺陷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传统上,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两个领域:对外投资以及贸易。然而,近几年来,非股权安排,作为不同于对外直接投资以及贸易的新扩张方式,得到了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并且引起了诸多学者基于跨国公司视角,展开了对非股权安排的研究与讨论。
   我们必须看到,非股权安排不仅仅对跨国公司有重要意义,还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能力建设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了东道国这一新视角,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并讨论跨国公司的非股权安排,以期成为我国研究非股权安排以及有效利用该形式的一个参考。
   本文第1章讲述了选题背景并综述了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第2章阐述了非股权安排的定义与产生,非股权安排具体类型及其对应特征,以及跨国公司选择非股权安排的影响因素。第3章则着眼于非股权安排对东道国的影响,探讨从就业与工作环境至东道国长期产业能力建设的六个方面影响。第4章则调查了国际上以及我国对非股权安排的政策以及制度安排。第5章基于前面三章对非股权安排的研究,提出了东道国如何有效利用非股权安排的四条建议。第6章在简单总结本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后学者进一步可以进行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