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聂莉芳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研究
【6h】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聂莉芳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

1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文献研究

1.1 古代文献研究

1.2 中医研究近况

2 慢性肾功能衰竭现代医学研究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治疗

第二部分 聂莉芳教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基本诊治理念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基本诊治理念

3.1 善抓主症,辨证灵活

3.2 标本缓急与中医临床分期

3.3 分期辨证论治

3.4 重视顾护正气

第三部分 聂莉芳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的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CKD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中医证候诊断判定

2.7 信息采集

2.8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特征

3.2 证候分析

3.3 方药分析

3.4 数据挖掘

4 讨论

4.1 辨证规律

4.2 治则治法

4.3 遣方用药特点

5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导致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于早中期CRF患者,西医采取的对症治疗措施疗效有限;对于ESRD患者,需进行替代治疗,但因高昂的费用等原因,应用亦受到限制。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有助于改善症状、保护残存肾功能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中的支持向量机、复杂网络、卡方相关系数方法,分析导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辨证规律、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经验,有助于丰富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其治疗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发挥疗效。
  文献研究
  通过整理分析中医古代和现代文献,从“水肿”、“癃闭”、“关格”、“肾劳”、“肾风”,、“溺毒”等病证的相关描述中,探求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并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等方面对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近况进行综述。
  通过整理分析西医文献,阐述现代医学对本病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聂莉芳教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基本诊治理念病名:导师认为慢性肾衰的中医病名以关格较为恰当,因为它集中地突出了慢性肾衰终末期的临床特点,同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病因病机:导师认为本病的病因有主因与诱因之分。主因多系脾肾虚损,诱因则责之外邪与过劳。病机为正虚邪实,“因虚致实”为其特点。正虚之中有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以气阴两虚者最为多见;邪实有外邪、水停、湿浊、瘀血、风动、蕴痰、肠胃燥结等诸种。
  基本诊治理念:(1)善抓主症,辨证灵活;(2)为区分标本缓急,导师将本病分为虚损期和关格期进行治疗;(3)虚损期注意益气养阴,关格期突出调理脾胃、通腑降浊;(4)重视顾护正气病例一般特征病例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2007~2013年经导师诊治的住院及门诊慢性肾衰竭患者,共380例,636沴次。男女比例1.235∶1。平均年龄53.20±15.24。原发病中,不明原因占22.37%,其次为是慢性肾小球肾炎20.79%,糖尿病肾病18.42%。辅助检查,血肌酐379.30±233.22μ mol/l,血尿素氮17.82±8.06mmol/l,血红蛋白103.38±20.19g/l。慢性肾衰分期,失代偿期最多,共197例,其次为肾功能衰竭期75例,代偿期73例,尿毒症期或肾衰终末期35例。CKD分期,5期最多,共138例,其次为4期137例,3期100例,1,2期最少。
  证候分析
  本研究纳入病例出现频数为20%以上的症状依次为:神疲乏力、纳差、便秘、口苦、水肿、口干、失眠、腰痛、易感冒、腰膝酸软、头晕、恶心;出现频数为20%以上的舌、脉分别为:舌淡暗、舌红、舌淡红、苔黄腻、脉沉细。辨证分型中,主证以气阴两虚证最多见,占52.83%,其次为脾胃虚弱证、湿热中阻证。兼证中以湿热证最为常见,其次为水湿、血瘀、湿浊。
  方药分析
  本研究使用频数为10%以上的方剂依次为:参芪地黄汤(37.58%)、香砂六君子汤(19.81%)、黄连温胆汤(19.18%)、生脉饮(16.82%);使用频数为50%以上的中药为:茯苓(89.62%)、太子参(82.39%)、金银花(75.79%)、当归(66.04%)、生黄芪(62.74%)、丹参(59.91%)、黄连(55.19%)。
  数据挖掘
  运用支持向量机、复杂网络和卡方相关系数方法研究导师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经验总结
  (1)辨证规律:气阴两虚证,以神疲乏力、心悸、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为主症;脾胃虚弱证,以纳差、神疲乏力等症为主症;湿热中阻证,以纳差、口苦等症为主症;肝肾阴虚证,以头晕等症为主症。同时强调四诊合参。(2)治则治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实突出者,以攻邪为先;疾病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兼顾祛邪,补虚不忘泻实。(3)遣方用药规律:①分期论治,重视脾肾,补肾以六味地黄汤灵活化裁,调理脾胃则常用香砂六君子汤、黄连温胆汤及参苓白术散等,同时注意通腑泄浊,使邪有出路②五脏相关,兼顾心、肝、肺,以达整体调治之目的;③抓主症、辨证选方,并随症加减;④用药平和,注重实效;⑤补中寓通,补而不滞。
  创新点:1.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分析证型的主症信息,进而挖掘聂莉芳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辨证规律。2.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分析核心处方用药及药物配伍情况;运用卡方相关系数分析药-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挖掘聂莉芳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及处方用药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