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企业融资的供应链金融研究——基于深圳发展银行“1+N”模式的研究
【6h】

中小企业融资的供应链金融研究——基于深圳发展银行“1+N”模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

1.2.2 国内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目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与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2.1 中小企业与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2.1.2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2.2 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

2.2.1 金融抑制理论

2.2.2 信贷配给理论

2.3 供应链金融的基本理论

2.3.1 交易成本理论

2.3.2 金融生态理论

第3章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供应链金融的兴起

3.1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3.1.1 融资渠道单一和内源融资占比过大

3.1.2 直接融资渠道门槛高

3.1.3 难以获得信贷支持

3.1.4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非正规金融借贷渠道

3.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3.2.1 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3.2.2 银行方面

3.2.3 外部环境方面

3.3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

3.3.1 发展背景

3.3.2 供应链金融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

3.3.3 供应链金融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

第4章 供应链金融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1 中小企业方面

4.1.1 融资资格限制问题

4.1.2 与核心企业的议价能力问题

4.1.3 管理问题

4.2 银行方面

4.2.1 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4.2.2 管理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4.3 其他方面

4.3.1 第三方管理机构隐患

4.3.2 外部环境变化冲击

4.3.3 法制不健全

第5章 深圳发展银行“1+N”供应链金融案例研究

5.1 国内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

5.1.1 发展历程

5.1.2 发展特点

5.2 深圳发展银行“N+1”供应链金融服务介绍

5.2.1 发展背景

5.2.2 发展历程

5.2.3 服务模式

5.2.4 案例分析

5.3 与同业模式的对比分析

5.3.1 建立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标杆

5.3.2 同业之间的业务侧重点有区别

第6章 基于供应链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和运输技术的进步促使供应链取代纵向一体化成为产业组织的主流模式,中小企业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成为供应链上的一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不断融入全球化经济浪潮,供应链的分工模式在中国逐渐走向成熟,大批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称的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融资难、贷款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与银行其他信贷业务相比,中小企业由于缺少资产抵押和担保、实力弱和经营风险高、资信等级低和放贷成本高以及存在的信息不透明,难以得到银行青睐。同时,由于银行白身经营管理体制、金融管制等因素和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以及缺乏法律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原因,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弱化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降低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和实现了链式融资。然而,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资格限制问题、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和管理问题,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和管理操作能力还不够以及第三方管理机构隐患,外部环境冲击和法制不完善等问题。
   供应链融资模式在我国自诞生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提出的“1+N”模式获得广泛认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基于自身的特点在该模式的启发下开发了各具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三个方面的合力,中小企业存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要加强与银行的合作,而银行也应该推进服务创新,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对于政府,主要责任在于健全法制环境和完善配套体系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