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影子银行分析:类型、风险与监管
【6h】

我国影子银行分析:类型、风险与监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3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1.4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背景

2.1关于影子银行的定义与特点

2.2我国影子银行与国外影子银行的区别

第3章 我国各类型影子银行运作模式与风险分析

3.1国外影子银行运作模式简析

3.2我国影子银行运行模式分析

第4章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影响

4.1我国影子银行风险分析

4.2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第5章 影子银行监管分析

5.1国外影子银行监管状况

5.2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分析

5.3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影子银行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源自传统银行业对利率市场化的诉求,而后成为了金融创新的代表性机制,并由于助推了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而广受关注。影子银行表现出的高杠杆、大范围期限错配等引发的风险问题备受诟病,针对其监管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在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博弈的过程中,影子银行快速发展,成为了金融系统中一只重要的力量。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较短,现阶段的表现形式也与国外影子银行有着重大差别。相对于发达国家高度证券化的影子银行体系,我国影子银行构成和形式都相对简单,更多的是作为金融机构规避监管以取得更高收益的途径存在,也因国内的信贷和利率控制而具有了缓解融资难、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问题的积极意义。
  从风险的角度看,由于银行在现阶段金融体系内影子银行系统中处于资金供给方的位置,所以成为了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由此可能造成的风险需引起注意;此外,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金融行为由于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且其总量无法准确计量,其潜在风险也值得关注。从监管上来说,我国尚无系统的影子银行监管部门和法律条例,对于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本文认为应以引导其健康发展为目标,建立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的监管框架。

著录项

  • 作者

    扶姣姣;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行伟波;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风险监管; 利率控制; 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