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6h】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综述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脑卒中发病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收集

1.2 观察指标

2 诊疗标准

2.1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2.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

2.3 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标准

2.4 脑卒中诊断标准

2.5 病例纳入标准

2.6 病例排除标准

2.7 病例剔除标准

3 方法

3.1 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测量

3.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动脉硬化的临床分级

3.3 脑卒中发病情况的调查

3.4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型

3.5 统计学处理方法

4 结果

4.1 受试者基本情况

4.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病情况

4.3 脑卒中发病情况

4.4 脑卒中发病率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4.5 脑卒中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4.6 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5 讨论

5.1 脑卒中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5.2 脑卒中发病率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5.3 脑卒中发病率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5.4 视网膜血管直径测量方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5.5 脑卒中发病率与视网膜血管直径的相关性

5.6 脑卒中发病率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收集

1.2 观察指标

2 诊疗标准

2.1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2.2 脑卒中诊断标准

2.3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

2.4 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标准

2.5 病例纳入标准

2.6 病例排除标准

2.7 病例剔除标准

3 方法

3.1 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测量

3.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分级方法

3.3 眼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量

3.4 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量

3.5 缺血性脑卒中的信息采集

3.6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型方法

4 结果

4.1 受试者基本情况

4.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病情况

4.3 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4.4 眼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4.5 眼血流与缺血性脑卒中类型的相关性

4.6 脑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4.7 眼血流与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相关性

4.8 脑血流与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相关性

4.9 脑血流与眼血流的相关性

5 讨论

5.1 高血压病合并眼部和脑部并发症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5.2 眼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5.3 眼血流与缺血性脑卒中类型的相关性

5.4 脑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5.5 脑血流与眼血流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和独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否反映脑血管损伤的程度,哪些体征具有特征性,能预警脑卒中的发生,从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目的:
  1.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脑卒中的发病情况,及其脑、眼血流的相关性,探讨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通过眼底检查来预测或早期发现、干预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
  2.对脑卒中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比较病变轻重与证型的关系,分析两种疾病证候演变规律和共性,从证候学特征方面为脑卒中的“治未病”提供临床依据。
  3.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并发症时,脑、眼血流的相关性,探讨视网膜病变和脑血管病变发病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共性。
  方法:
  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脑卒中发病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符合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Ⅱ级及以上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的患者300例,该病例来源于三个临床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门诊,每个中心各100例。询问脑卒中病史,拍摄眼底彩照,测量视网膜动脉直径、静脉直径,计算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进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和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分级,按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辨证分型。
  从以下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①分析脑卒中发病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分级的关系。②分析脑卒中发病与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相关性。③分析中医证型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④分析中医证型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关系。
  2.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住院患者中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采集眼底彩色照片,测量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按照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测量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
  从以下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①分别分析眼血流、脑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分级的相关性。②分析眼血流、脑血流与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相关性。③分析脑血流与眼血流的相关性。④分析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结果:
  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脑卒中发病情况的横断面调查试验周期为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三个分中心共收集病例291例。
  2.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级别之间和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级别之间脑卒中发病率均有统计学差异,视网膜病变级别越高脑卒中发病率越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Ⅲ级时脑卒中发病率(65.71%)是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Ⅱ级时脑卒中发病率(18.45%)的3.56倍。
  3.有脑卒中与无脑卒中患者之间比较,有脑卒中组视网膜动脉直径小、视网膜静脉直径大、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小。其中脑卒中组动静脉直径比为0.51,无脑卒中组动静脉直径比为0.62。
  4.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脑卒中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痰浊痹阻证最易发生脑卒中。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级别之间中医证型有统计学差异,痰浊痹阻证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最重。
  5.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试验周期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共收集病例120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以Ⅱ级为主,占65.4%,视网膜动脉硬化以Ⅲ级为主,占83.3%。痰湿壅盛证最多,占50%,其次为阴虚阳亢证和肝火亢盛证。
  6.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动脉硬化不同级别之间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差别,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加重,阻力指数增大、搏动指数增大、S/D增大。
  7.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与眼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有正相关性。
  结论:
  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作为预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临床指标之一,具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级别越高脑卒中发病风险越高,合并视网膜出血、渗出时脑卒中发病率(65.71%)是单纯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时脑卒中发病率(18.45%)的3.56倍。
  2.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与脑卒中发病风险有相关性,视网膜动脉直径越小、静脉直径越大、动脉静脉直径比越小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越大。当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降到0.5时脑卒中发生风险较大。
  3.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和脑卒中发病风险有相关性,痰浊痹阻证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最大。
  4.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与眼血流有相关性,其中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是血流动力学参数中评价高血压对脑部和眼部血管影响较为敏感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