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制造业外资撤离中国现象分析
【6h】

制造业外资撤离中国现象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相关文献

第3章 制造业在华外资撤离现状

3.1 从投资国角度:韩资先行撤离,欧美规模更大

3.2 从外资流向角度:迁回本土、转移他国并存

3.3 从整体规模角度看:制造业外资大幅减少

3.4 从产业领域角度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撤离现象最为明显

第4章 制造业在华外资撤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建立模型

4.2 实证检验

4.3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制造业撤离影响因素案例分析——以美国为例

5.1市场因素

5.2政治因素

第6章 对策建议

6.1企业方面

6.2政府方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制造业外资规模

附录B 实证分析原始数据

附录C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制造业外资撤离中国的现象已经受到各领域的关注,制造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外企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的就业,推动了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了解制造业外资撤离现状,探究如何留住制造业外资并保持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对这一现象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影响成本的各细分因素对制造业撤资的影响,从而将“成本”这一抽象指标具体化。
  本文首先追溯到外商撤资理论的根源,并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对照分析,为本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着,从撤资主体、资本流向、撤资规模和行业分布等方面对我国制造业外资撤离现象进行全面的描述;然后,针对这一现象,选取成本因素的细化指标,采取 VAR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对各变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和模型处理,分析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选取美国作为案例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补充;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本文发现,目前撤离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中,欧美企业、日韩企业并存,其中美企撤离占比重较大;在撤离的企业中,美企大多回归美国本土,韩企多选择非法撤离,而部分欧洲企业和日企则将转移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制造业外企大规模撤离发生在2012年,而在2004年则出现了制造业外企外方注册资本的急剧减少;撤离的企业中技术密集型企业居多,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最小。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制造业外资撤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政府的税收政策,其次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被大家广泛认为是制造业外企撤离的最重要因素——劳动力成本,影响程度次于税收政策和原材料价格。另外,能源价格上涨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虽然在长期内和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存在均衡关系,但是短期内并不是其Granger因。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为政府和企业提出对策建议,既要在政策和战略上提高对科技的重视和扶持,也要在对劳动力的培养培训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