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子银行规模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
【6h】

影子银行规模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 研究基本结构

第2章 影子银行规模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2.1影子银行及其规模的理论基础

2.2有关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理论基础

2.3有关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机理的理论基础

2.4 影子银行规模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理论机理

第3章 影子银行定义及发展现状和规模统计

3.1 对影子银行的定义

3.2影子银行业务的一般特点

3.3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5中国特色影子银行规模包含的主要产品类别最新状况介绍

3.6中国特色影子银行规模的综合测算

第4章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综合测度

4.1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测算指标

4.2数据处理与测量模型构建

第5章 影子银行规模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实证研究

5.1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5.2实证分析

5.3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主要结论

6.2政策监管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程德佩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影子银行都经历了爆炸式地发展。在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在迅速扩大,已经成为金融体系中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力量。由于其高期限错配,过度金融创新,高杠杆,信息不透明以及规避管制等特性,容易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风险,严重威胁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目前商业银行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商业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必然会带来金融系统的危机。因此,研究影子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正确对待影子银行的发展,在我国逐步建立合理完善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创新提出重要理论依据。
  本文釆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2003-2013年为测量区间,统计和测度出影子银行规模和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标,并运用相应控制变量,结合单位根检验(ADF)、协整检验(EG)、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和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得出本文的结论,即影子银行规模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U”型的临界值效应,其临界值为50.9%。具体来说,当影子银行相对规模值(影子银行规模绝对值/当年GDP)小于50.9%时,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将提升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水平;当影子银行相对规模达到50.9%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达到最稳定状态;此后,影子银行规模的增长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下降。
  结合本文实证研究结论,笔者认为我国监管部门应当转变监管思路,疏堵结合、以疏为主,适度允许影子银行的发展,并加快金融制度改革,提高金融创新水平,建立合理监管机制,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