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传体小说《日子》的叙事风格研究
【6h】

自传体小说《日子》的叙事风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译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日子》的叙事背景分析

第一节 家庭因素:上埃及农村的盲童

第二节 时代因素: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化、知识与愚昧的交锋

第三节 文化因素:现代阿拉伯知识分子的启蒙

第二章《日子》的叙事主题分析

第一节 反叛封建乡村的愚昧无知

第二节 反抗陈旧经院体制

第三节 从西方带来新知的火种

第三章 《日子》的叙事策略分析

第一节 第三叙事人称的艺术性

第二节 “今我”“昔我”双重聚焦的视角

第三节 隐晦的叙事进程

第四节 重复的叙事特征

第五节 《日子》散文体的艺术魅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塔哈·侯赛因是著名的阿拉伯作家、文学批评家、思想家,一生著述颇丰。尽管年幼失明,但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从一个乡村盲童成长为一代大文豪,并为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现代文化复兴作出卓越贡献,成就非凡。
  《日子》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一共有三部,分别讲述了作者在贫困的埃及农村度过的童年生活、在爱资哈尔大学的学习生涯以及进入新式大学并赴法留学的人生经历。作品描述了埃及当时思想保守落后的社会面貌,展现了当时的贫穷和苦难,并揭露了社会黑暗的现实。
  阿拉伯古代的文学形式主要以诗歌、韵文和故事为主,在现代文学道路的开辟上,塔哈·侯赛因的《日子》率先具有关注自我、解读自我等现代性特征,因此被公认为是埃及现实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从文体创作风格上来看,这部作品在阿拉伯文学史上首次将自传和小说二者进行创造性融合,首开自传体小说的创作先河。因此塔哈·侯赛因是阿拉伯现代传记文学史上,开始自传体小说创作的第一人。其《日子》出版之后,阿拉伯文学史上才开始出现自传体小说。
  塔哈·侯赛因熟知西方自传书写的惯有模式,但是,东方曲折表达自我的传统让他不愿直白袒露,由此,塔哈并没有直接采用自传作为表达方式,没有遵循自传惯有的叙事规则,也就是没有遵循自传所要求的作者、叙事者以及主人公三者的同一,而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比外,文本中的时空和人物也是隐晦的。因而塔哈·侯赛因在阿拉伯文学史上独辟蹊径,首创自传体小说。
  论文立足于自传体小说的文类基础,综合自传研究和叙事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尝试分析其独特的叙事风格。
  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对作品文学地位和价值进行总体评价,突出《日子》在阿拉伯传记书写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并综述国内外对《日子》的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包括三章,分别从叙事背景、叙事主题以及叙事策略三个重点考察《日子》的叙事风格。第一章,分析文本叙事的三个特定背景,家庭背景、时代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塔哈·侯赛因在作品中突破自传自我书写的局限性,立足于宏观的民族叙事背景,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埃及在西方殖民入侵后,贫穷落后的现状。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是同时代集体的历史记忆。
  第二章叙事主题分析,通过对文本三个叙事主题的探讨,突出表现作者反叛封建农村的愚昧无知、反叛陈旧的传统经院体制的过程。而作者失明的生理缺陷恰恰成为推动他前进的动力,给予了他迎接挑战的勇气,并激励他追求现代新知、探求民族救亡之路。
  第三章则是针对文本的叙事策略作详细分析,分别探索了文本中体现出来的第三人称叙事特点、“今我”和“昔我”的双重聚焦视角、隐晦的叙事进程、重复的叙事结构、以及散文体的语言艺术魅力。作者将自传和小说二者融合在一起的创作手法,在自传书写中加入了“文学性”要素,体现了独特的叙事美感。
  《日子》是阿拉伯自传体小说的发端,论文通过对该作品叙事艺术风格的深入挖掘,突出其创新性,强调其对阿拉伯现代自传书写的典范作用,并进一步加深理解以塔哈·侯赛因为代表的埃及启蒙知识分子在建构新文学和新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