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债务问题及债务危机可能性研究
【6h】

中国债务问题及债务危机可能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债务形成机理研究

1.2.2 债务问题防范措施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债务现状与风险分析

2.1 居民部门债务

2.2 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

2.3 政府部门债务

2.4 金融部门债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债务问题形成原因

3.1 对外贸易

3.1.1 外部经济环境恶化

3.1.2 经济的“空心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3.1.3 企业竞争能力弱

3.2 净储蓄

3.2.1 高储蓄与国家干预主义

3.3 其他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分析

4.1 指标分析

4.1.1 财政赤字率

4.1.2 债务依存度

4.1.3 债务偿债率

4.1.4 债务负担率

4.1.5 GDP增长率

4.2 资产负债表分析

4.3 可持续性动态分析

4.4 可持续性实证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对措施与展望

5.1 国际经验

5.2 我国应对措施

5.2.1 居民部门

5.2.2 非金融企业部门

5.2.3 政府部门

5.2.4 金融部门

5.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债务状况令人堪忧。在欧洲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16年3月,中国一连收到了两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的“负面”展望报告,而进入4月,IMF近来也对中国债务问题表示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并敦促北京方面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以解决IMF眼中中国经济面临的这个严峻问题。进入6月,高盛等多家机构再次对中国的债务问题发出警告。鉴于此,分析我国债务问题与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
  中国债务问题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债务的现状、风险与成因。目前中国整体杠杆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已经达到世界第一。债务集中在非金融企业部门,使其成为风险的聚集地。政府部门杠杆率适中,但地方政府杠杆率相比中央政府而言较高,上升速度较快,存在较大隐患,中央政府债务规模较低,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居民部门和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债务规模快速上升,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运用国民经济恒等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外部因素有外部对外贸易环境的变化,内部因素有国民高储蓄导致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以及国家干预主义的存在。
  中国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研究运用了四种方法:一是指标分析法:主要计算了我国债务指标,同时与国际上临界值进行对比分析。二是资产负债表分析:分析为国当前资产负债情况。三是可持续性动态分析:基于政府未来收支流量情况判断债务可持续性,进而分析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四是可持续性实证检验,通过实证方法,判断中央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通过这四种方法,我们得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小。
  通过借鉴其他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的经验,也结合我国债务现状,本文对解决我国债务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居民部门适度加杠杆;企业部门的要从债务规模控制与债务违约的保障措施两个方面降杠杆;政府部门可以实现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的杠杆转移;金融部门要主动协调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