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资产持有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
【6h】

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资产持有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资产证券化研究综述

1.2.2 流动性风险研究综述

1.2.3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综述

1.2.4 文献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2.1.1 资产证券化的四个阶段

2.1.2 资产证券化监管政策演变

2.2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2.2.1 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

2.2.2 中国资产证券化分类

第3章 研究假设及相关指数构建与计算

3.2 流动性错配指数(LMI)

3.2.1 流动性错配指数理论构建

3.2.2 流动性错配指数计算

3.3 资产证券化强度指数(Si)

3.3.1 资产证券化强度指数理论构建

3.3.2 资产证券化强度指数计算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变量及定义

4.3 实证分析

4.3.1 资产证券化实施影响流动性水平

4.3.2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4.3.3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资产证券化尤其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产生之初是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贷款)转化为可供出售的流动性资产,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将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转移给非银金融机构。但过度发展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往往带来泡沫,繁荣的背后蕴积着巨大风险。资产证券化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泡沫破裂,资产价格下跌,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进而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流动性更加紧缩,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流动性风险螺旋上升,进而引发危机。
  本文通过对我国60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使用,研究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行为通过流动性资产持有这一渠道,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通过商业银行逐利特性和形成稳定预期的方式减少了流动性资产持有,从而强化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无论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还是强度特征都导致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积聚。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提升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二是提高资产证券化非银投资机构的积极性,使风险真正转移出银行体系;三是流动性敏感性监测,定期进行压力测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