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文本的网络欺诈风险识别研究
【6h】

基于文本的网络欺诈风险识别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1 网络欺诈的现状及其特征

1.1.2 反网络欺诈手段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2 网络欺诈的识别与分类

2.3 网络空间中信任的建立

2.3.1 信任的定义

2.3.2 信任的分类

2.3.3 信任的特征

2.3.4 信任建立的过程

2.3.5 影响初始信任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基于文本分析的网络欺诈特征因素及分类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过程

3.2.1 样本的选取与处理

3.2.2 确定分析单元

3.2.3 制定类目系统

3.2.4 编码说明

3.2.5 统计结果

3.3 网络欺诈分类

第四章 网络欺诈风险因素研究

4.1 网络欺诈风险因素模型

4.1.1 性别和年龄

4.1.2 身份特质

4.1.3 制度因素

4.1.4 第三方保障

4.1.5 专业能力

第五章 网络欺诈类型之间风险因素差异性研究

5.1 提出假设

5.2 假设检验

5.2.1 描述性统计

5.2.2 相关性检验

5.2.3 方差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2 关于预防网络欺诈的建议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人数已经达到7.1亿,日均上网3.8小时。互联网发展一方面便利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网络欺诈问题便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网络欺诈问题近两年愈演愈烈,造成的人均损失不断增加,欺诈手段也不在不断更新,现已经成为社会顽疾。治理网络欺诈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迫切诉求。
  目前对网络欺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领域和法律领域,计算机领域依据大数据算法等手段识别网络欺诈风险,法律手段则主要从事前威慑和事后惩戒从制度上预防网络欺诈。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以网络欺诈过程中被欺诈者初始信任的建立为焦点。本文从猎网平台2016年用户所提交的受骗经历中随机抽取10000条受骗案例,借助自然语言分词工具提取高频词,按照内容分析法案例要求筛选出200条案例结合高频词进行内容分析,建立6项不同的类目,提取网络欺诈的特征变量,将网络欺诈分为部分信息欺诈和零信息欺诈。
  根据传统领域的人际初始信任影响因素和网络空间中基于电子商务的网上初始信任影响因素,结合网络欺诈的特征,提出基于网络欺诈场景下包含性别、年龄、身份特质、专业能力、制度信任和第三方信任六个影响因素的初始信任影响因素模型,首次将网络欺诈过程中被欺诈者所感知的欺诈者的专业能力作为影响因素引入模型。
  探讨了不同欺诈类型之间的初始信任影响因素是否具有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欺诈类型之间的初始信任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
  最后,论文在基于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网络欺诈发展现状给出了相关建议,总结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为将来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