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管股权激励对我国非主板上市公司的价值和盈余管理的影响
【6h】

高管股权激励对我国非主板上市公司的价值和盈余管理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1.3.2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第2章理论研究

2.1.1股权激励

2.1.2盈余管理

2.2理论基础

2.2.1委托代理理论

2.2.2激励理论

2.2.3人力资本理论

第3章现状分析

3.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概况

3.2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分类统计

3.2.1股权激励的方式选择情况

3.2.2股权激励的所有制分类

3.2.3股权激励的行业分类

第四章实证分析

4.1研究设计

4.1.1研究假设

4.1.2变量设置

4.1.3模型建立

4.1.4数据选取

4.2研究结果及分析

4.2.1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4.2.2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5章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股权激励通过将公司股权价值作为高管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使高管与股东的利益目标趋于一致,以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价值;但另一方面,由于股权激励的生效条件大多与公司业绩挂钩,高管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实际效果。
  国内外学者进行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时,大多未考虑盈余管理因素,因此削弱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度。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大多以A股市场在某段期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多由于研究时间较早,彼时中小板不完善并且创业板尚未设立,而缺少对于近年不断壮大和重要性凸显的非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基于此背景,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探索于2014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非主板上市公司在当年及之后两年里公司价值的增加情况。
  本文首先简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综述相关研究理论后定义重要概念,然后对中国上市公司近十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况进行概况并按照不同维度进一步分类对比。接下来本文研究了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的相关关系以及两板块所显示出的这种关系的差别,考虑到股权激励或引发公司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分别建立模型并用面板数据回归法分析了消除盈余管理因素影响前后的公司价值与股权激励程度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与股权激励强度成正相关关系。(2)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存在着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之后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倾向。(3)高管的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提升效果。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针对中国非主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这一公司治理行为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指出本文存在的局限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