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帝内经》心理疗法及后世运用研究
【6h】

《黄帝内经》心理疗法及后世运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中医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

1中医心理疗法的起源

2中医心理疗法理论体系的形成

2.1《黄帝内经》是中医心理疗法形成的标志

2.2张仲景、华佗等对《内经》心理治疗的补充

3中医心理疗法的发展

3.1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中医心理疗法认识的丰富

3.2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心理疗法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

3.3明清时期中医心理疗法理论与实践的广泛发展

3.4近现代中医心理疗法发展滞缓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黄帝内经》心理疗法的研究

1《内经》中的心理疗法

1.1祝由疗法

1.2情志相胜法

1.3说理开导法

1.4暗示解惑法

1.5导引吐纳

1.6澄心静志

2《内经》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

2.1形神一体论

2.2阴阳五行学说

2.3藏象学说

2.4气机升降学说

2.5七情学说

2.6小结

3《内经》心理治疗的原则及条件

3.1《内经》心理治疗的原则

3.2《内经》心理治疗的条件

4《内经》心理疗法治病机理探析

4.1使道联系—安心神

4.2气机是脏腑间联系的中间环节—畅气机

4.3五脏整体协调—调脏腑

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中医心理疗法后世运用研究

1医案收集标准及来源分布

1.1医案收集标准

1.2医案来源分布

2中医心理医案数据分析

2.1中医心理疗法运用范围及适应证

2.2中医常用心理疗法及其所占比例

2.3单纯运用心理疗法与综合疗法治疗疾病类别对比分析

3中医常用心理疗法研究

3.1情志相胜疗法

3.2顺志从欲法

3.3激情刺激法

3.4说理开导法

3.5祝由疗法

3.6暗示解惑法

3.7移情易性法

3.8其他疗法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中西医心理疗法之比较

1中西医心理疗法的共通性

1.1治疗目的相同

1.2具体治疗方法相通

2中西医心理疗法的差异性

2.1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不同

2.2所属科学体系不同

2.3治疗对象人格特点不同

3中医心理疗法的特点与优势

3.1设计精妙且疗效显著

3.2注重个体差异

3.3注重治疗的整体性

3.4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中医心理疗法现状思考及其展望

1中医心理疗法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1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2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1.3现行医学法律制度的健全

2展望

3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中医心理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民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了运用中医心理疗法治疗疾病,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历代医家对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不断提高,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医案。这些都为中医心理治疗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疾病的增多,研究中医心理疗法,使其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献角度对《黄帝内经》心理疗法及后世运用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对中医心理疗法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对中医心理疗法发展概况的总结分析,较为全面的归纳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医心理治疗的特点与成就,借鉴其中有益经验,为本课题提供了可靠的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对《黄帝内经》心理疗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主要研究了《内经》中涉及的具体治疗方法、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原则与条件,并着重探讨了心理疗法的治病机理。为继续研究本课题作了重要理论铺垫。 第三部分是中医心理疗法的后世发挥部分。重在对医案数据分析及治疗方法的分类整理上。通过对所收集医案的数据研究,提出了中医心理疗法的运用范围及适应证,分析了各种具体方法的临床运用要点,并对单纯运用心理疗法及综合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第四部分则是中西医心理治疗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二者虽在治疗目的、具体治疗方法上有很大的关联性,但在文化背景、所属科学体系、治疗对象人格特点上存在很大差别。同时中医心理疗法具有现代心理疗法不能取代的优势。并因此提出心理治疗中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西方理论和模式。 最后是中医心理疗法的现状思考及展望部分,通过现状调查,了解到中医心理疗法目前处境不容乐观,进而分析了其具体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建议措施,目的在于使中医心理疗法走出困境,继续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