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平台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6h】

基于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平台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关于智能交通系统

1.1.2 关于移动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1.2 论文研究工作及创新性概述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智能交通系统

2.1 智能交通系统

2.1.1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

2.1.2智能交通系统的构成

2.1.3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

2.2 基于移动数据通信的智能交通系统

2.2.1系统设计思想

2.2.2 系统组成架构

2.2.3系统特点

第3章 网络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1.1 数据传输方式概述

3.1.2短消息承载方式

3.1.3所需解决问题

1.4解决方案与创新点

3.2 容错处理与性能优化

3.2.1 异常业务情况

3.2.2本地消息池

3.2.3多线程接收机制

3.3 GPRS的引入

3.3.1 总体通信结构

3.3.2 协议和数据流程

3.3.3网络与软件实现

第4章 总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4.1.1 功能需求概述

4.1.2 系统设计开发技术难点

4.1.3解决方案与创新点

4.2 不停车收费系统总控系统设计

4.2.1 业务流程

4.2.2数据处理详细流程

4.3 总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3.1 同步异步的设计

4.3.2 分层设计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

4.4.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模型的原理和结构

4.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方法

第5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了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压力,全国各地区积极推进ITS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完成了诸如交通违章自动检测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等具有代表性的ITS建设项目。目前己完成建设及在建的系统大部分采用有线传输这种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但是,由于车辆、行人都是交通系统中的移动体,采用上述方式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 同时,从全球范围来看,移动业务的结构正由以传统话音业务为主向以数据业务为主的方向发展,移动价值链上的每个角色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移动用户有需求、移动运营商搭建技术平台、设备制造商提供终端、服务提供商提供应用和内容,也正是价值链上各个角色的共同努力才使得丰富多彩的业务开展得有生有色。如何使他们之间有效的结合,更好更快的推进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参与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基于移动数据通信的智能交通收费系统项目以及北京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通过理论研究、开发实践,提出了依托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传输网络的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移动通信网络天然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 本论文详细阐述了此新型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并与当前国内外主要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部分进行优势对比,介绍了新系统下的某些具体业务实现流程等内容。作者的工作和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数据传输方案的设计实现。作者提出、论证并实现了基于移动通信GSM网络和SP短消息中心构建的智能交通系统数据传输方式,同时论证了当业务量大幅度提升时,可采用其它数据传输方式,如GPRS。二、交通流量预测的实现。作者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算法成功应用于该系统,通过网络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交通流量预测的能力也将随之加强。通过仿真和实际应用,此方法在交通流量预测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得本系统对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