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连接技术研究及基于流的路径选择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6h】

多连接技术研究及基于流的路径选择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 论文的内容组织

第二章 多连接技术概述

2.1 多连接技术的定义

2.2 多连接应用场景

2.3 多连接技术优势

2.4 多连接相关标准化组织简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

3.1 多连接技术发展历程

3.2 IETF 对多连接技术的支持

3.2.1 IETF 工作组对多连接技术的推进

3.2.2 多接口主机的配置问题

3.2.3 移动IP协议对多连接的支持

3.2.4 代理移动IP协议对多连接的支持

3.33GPP LTE/SAE中的多PDN连接

3.3.1 LTE/SAE系统架构

3.3.2 EPS系统中的多PDN连接

3.4 ITU-T NGN中的多连接

3.4.1 NGN功能架构

3.4.2 NGN中的多连接技术

3.5 多连接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3.5.1 终端多个接口的同时使用

3.5.2 多连接情况下的移动性管理技术

3.5.3 多连接的管理和运营

3.6 多连接技术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3.6.1 多条连接的管理

3.6.2 基于数据流的连接控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种基于流的路径选择机制

4.1 引言

4.2 相关技术研究

4.2.1 路径/接口选择

4.2.2 自治网络

4.3 自治路径选择系统

4.3.1 信息收集模块

4.3.2 主决策模块

4.3.3 决策执行模块

4.4 基于流的路径选择算法

4.4.1 流分类

4.4.2 基于流的路径选择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流的路径选择算法的仿真实现和性能分析

5.1 NS2仿真环境

5.1.1 NS2简介

5.1.2 MIH模块

5.2 仿真模块修改

5.3 仿真场景和结果分析

5.3.1 多接口固定节点场景

5.3.2 多接口移动节点场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参与项目情况及其科研成果

参与工作

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和终端芯片集成度的发展,终端装备有多个网络接口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多连接技术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多连接技术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多个连接的协同工作,来为终端提供更好的连通性、更为灵活的用户体验。多连接技术的实现,需要终端、接入网、核心网和业务各个层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对多连接应用场景给予充分的技术支撑。目前各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在此方面展开研究,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力求真正发挥多连接技术所带来的各种新能力,如负载分担、带宽聚合等等。
   本论文首先对目前多连接技术的各种定义、应用场景、技术优势等进行了逐一阐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本论文中多连接技术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多连接技术的发展历程,各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多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相关工作组、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成果,并分析、总结了多连接技术研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本论文针对多连接的关键技术-基于数据流的连接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的自治路径选择机制,综合考虑当前运营商、网络、终端和用户的各种信息,来为多接口节点的数据流选择当前最为合适的通信路径。最后,通过两个NS2仿真场景来对提出的路径选择算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路径选择算法有助于提高多接口节点的性能,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