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
【6h】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绪论

一、思潮及其一般特征

二、音乐思潮及其一般特征

三、本文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四、本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

五、本课题研究现状一瞥

引用文献

第一章清末民初音乐新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延续与音乐新思想的萌芽

一、对西方音乐的欣赏

二、中华礼乐观的坚守

三、对中国音乐与国民性的批评

第二节音乐启民思潮的兴起与新音乐的肇始

一、学校音乐教育的兴起

二、学堂乐歌的编创

三、音乐启民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

四、音乐启民思潮在学堂乐歌中的体现

第三节学习西乐思潮的迅速形成及其主要观点

一、全盘西化

三、复古与袭西并进

第四节音乐新思潮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一、功利主义音乐价值观的凸显

二、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初步启蒙

引用文献

第二章20年代的音乐美育思潮

第一节美育与音乐美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一、美育与音乐美育思潮的初步形成

二、美育与音乐美育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音乐美育的实施与音乐美育思潮下的新型音乐创作

一、音乐美育的具体实施

二、音乐美育思潮影响下的新型音乐创作

第三节音乐美育思潮的式微及其历史意义

一、音乐美育思潮的式微

二、音乐美育思潮的历史意义

引用文献

第三章20~40年代学习西乐思潮的深入发展

第一节中国音乐落后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音乐理论的落后

二、音乐教育的落后

三、音乐观的落后

四、音乐创作的落后

第二节全面学习与借鉴西方音乐

一、学习以多声思维为核心的西方音乐表现技术

二、学习西方的音乐教育体制

三、学习西方的音乐艺术观

四、学习与引进西方乐器

第三节创造中国新音乐

一、国民乐派蓝图下的新音乐发展观

二、新音乐的创作实践

第四节学习西乐思潮的历史缺憾

一、对旧有国乐的淡漠

二、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

引用文献

第四章2~30年代的国粹主义音乐思潮

第一节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萌发

二、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发展

三、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余响

第二节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历史评价

一、20~30年代对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批判

二、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历史局限及其实质

引用文献

第五章20~40年代的国乐改进思潮

第一节20世纪上半叶的国乐观与国乐现状

一、20世纪上半叶国乐观概述

二、关于国乐现状与国乐落后的批评

第二节国乐改进的不同主张及其历史衍变

第三节国乐改进思潮的历史反思与评价

一、40年代对国乐发展的反思与研究

二、国乐改进思潮的历史意义及其不足

引用文献

第六章30~40年代的救亡音乐思潮

第一节救亡音乐思潮的崛起与发展

一、从左翼音乐运动到新音乐运动

二、救亡音乐运动的全面展开

第二节新音乐的理论基础及其美学原则

一、音乐作为武器的功能观

二、为政治服务的创作原则

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四、大众化与民族化的美学要求

第三节新音乐创作的历史局限

一、以救亡歌曲为中心的创作思想

二、以思想性为标准的价值观念

三、创作上的技巧贫乏与八股倾向

第四节走向权力话语的新音乐思想

一、音乐是革命斗争的武器

二、音乐必须为政治服务

三、音乐创作应植根民族传统

四、音乐创作应以声乐为中心

引用文献

结语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与新音乐密切相关

二、中西、古今、雅俗、主附音乐矛盾关系的集中体现

三、学习西乐与中西交融是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动选择

四、尊重历史、学习历史、超越历史

引用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的考察与研究。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西方音乐传入、新的音乐思潮的发生开始的。20世纪初,西乐东渐与一部分新式知识分子对西方音乐的学习与接受,使得“学习西乐思潮”迅速崛起,学堂乐歌的兴起,是这一思潮的鲜明体现与具体成果;同时,启蒙与救亡的社会思潮也促成了“音乐启民思潮”的形成。世纪之初兴起的这两股音乐新思潮,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此后,20~40年代间,“音乐美育思潮”、“国粹主义音乐思潮”、“国乐改进思潮”以及“救亡音乐思潮”陆续登上中国音乐的历史舞台,而“学习西乐思潮”则自“五四”后一直呈现出全面而深入发展的态势,是贯穿整个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的音乐思潮。 音乐美育思潮萌芽于学堂乐歌早期,在“五四”后获得较大发展,为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社会音乐生活的丰富以及新音乐的初创,发挥了积极而有力的推动作用。国粹主义音乐思潮发端于学堂乐歌中、后期,形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在学习西乐思潮逐步走向深入的背景下而迅速崛起的,反映了一部分中国人热爱传统音乐文化而又拒绝接受西乐影响的“国粹”情怀与矛盾心理。30年代初期救亡音乐思潮的兴起,促使音乐美育思潮逐渐走向式微;抗战全面爆发后,国粹主义音乐思潮也迅速走向衰落。20年代形成的国乐改进思潮则与学习西乐思潮一样,主张学习、借鉴西方音乐的理论与创作技术,改造中国旧有国乐、创造中国新国乐,走中西融合的音乐发展之路。所不同的是,学习西乐思潮主张以西方音乐的形式与技术作为中国新音乐的创作基础,而国乐改进思潮则是主张以旧有国乐的素材作为新国乐的创作基础。这是两种不同的中西音乐交融观,都对中国新音乐的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重要贡献。“九·一八”事变后兴起的救亡音乐思潮,是20世纪上半叶最激动人心的一股音乐思潮,它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伟大意志在音乐上的反映。这一思潮下成长起来的新音乐运动,以及此间形成的新音乐思想及其创作,成为救亡音乐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40年代末逐渐发展为占据主流与权威地位的权力话语,其中既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为建国后新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思潮,无不与“新音乐”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音乐上的中西关系、古今关系、雅俗关系和主附关系等主要矛盾关系的集中体现。这些矛盾关系同样在不同程度上贯穿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因而,考察与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的发展及其特点,不仅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的根本性质与总体特征,也有助于我们能够更为清醒地审视整个20世纪中国音乐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更为深刻地理解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中的诸多深层问题。 深入地了解历史,深刻地理解历史,在历史的回顾中学习历史,在时代的发展中超越历史,是一切历史研究,包括本文在内的根本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