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方雕塑古典范式的确立及其演变
【6h】

西方雕塑古典范式的确立及其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 古典范式的确立

1.1原有的范式和前范式——死后的永生和埃及“法则”

1.2希腊古典时期独立人体圆雕的成熟

1.3对偶倒列—对立元素的辩证统一

1.4新范式的形成—艺术、逻辑与科学

1.5自然主义、理想主义、古典主义

1.6神与人

2. 古典范式的演变

2.1对古典风格的继承和修订

2.2范式的遗落和重建

2.3四个面、两个面—雕塑中人体造型的两极演进

2.4表情背后—借助人体,超越人体

3. 艺术革命的结构

3.1范式的形成和演变是艺术发展的核心

3.2艺术范式≠“美”的范式

3.3艺术范式结构的特质

3.4形式与内容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希腊古典盛期的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著有美术史上第一篇雕塑论文《法则》,探讨了人体雕塑理想的数理比例关系和张弛平衡、自然和谐的规范,并以其代表性的青铜雕塑作品《持矛者》进一步解释了论文,确立了西方古典主义雕塑的范式。本文追溯了该范式产生和确立的背景,对相关的雕塑史进行了简要的梳理,阐释了《法则》和《持矛者》,以及“对偶倒列”在西方雕塑史和美术史上的特殊地位与意义。其后的雕塑范式,经历了希腊化、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不同时期的流派演变和更替,揭示出西方传统雕塑两极演进的发展特征,以及传统雕塑向现代雕塑转化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中所倡导的科学史观的异同比较,本文就艺术革命的结构,艺术与科学的区别,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并以意大利超前卫主义运动为实例,指出艺术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艺术范式的确立和演变,范式是特定时期特定艺术家群体公认的模型、模式或规范化的图式,范式的更替转换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而非单纯积累和进步的线性发展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