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雷公藤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质量研究
【6h】

雷公藤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质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生物碱

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生物碱

第四章雷公藤药材总生物碱含量研究

致 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雷公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抗生育等明显的生理活性,尤以免疫抑制作用极为显著。活性成分主要是二萜内酯类、生物碱类等,其中生物碱类成分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80%,而且毒性小于二萜内酯类化合物。 然而,雷公藤药材目前主要采自野生,药材质量差异较大,严重影响雷公藤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因此,对雷公藤药材进行系统的质量研究,选择优良种质,为实施规范化栽培化提供依据。 本研究通过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三种雷公藤(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Levl.)Hutch和东北雷公藤T.regelliiSpragueetTakeda)中的生物碱单体(雷公藤植碱wilfordsuine、雷公藤新碱wilformine、雷公藤次碱wilforine、雷公藤碱乙wilforgine)和总生物碱成分进行质量研究。 本实验首次建立了分离雷公藤中几种生物碱单体的电泳方法,分别对雷公藤植碱和新碱进行定量分析,但由于雷公藤样品成分复杂,方法适应性不强。本实验首次建立了分离雷公藤中4种生物碱单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自浙江、湖南、福建等省份的雷公藤(包括分布于浙江和福建的海拔300-500m以上的种质,其形态和生长发育特征介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之间,暂称为中间类型雷公藤),以及四川、贵州等省的昆明山海棠,以及吉林的东北雷公藤,25个县市居群,共计116个样本进行分析,每个样本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含量测定。 实验发现样本中雷公藤次碱与雷公藤碱乙含量高且较为接近,而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植碱含量相近且前者略高于后者。木质部中,各生物碱含量范围分别是:雷公藤植碱:0~10.87×10-5g/g、雷公藤新碱0~17.51×10-5g/g、雷公藤碱乙0~62.87×10-5g/g、雷公藤次碱0~45.4×10-5g/g;而在韧皮部中,雷公藤植碱0~101.25×10-5g/g、雷公藤新碱0~143.73×10-5g/g、雷公藤碱乙0~370.11×10-5g/g、雷公藤次碱0~373.78×10-5g/g。 不同类型雷公藤药材中4个生物碱单体含量差异大,从高到低顺序是昆明山海棠、中间类型雷公藤、雷公藤、东北雷公藤。其中东北雷公藤不仅雷公藤甲素含量低,4个生物碱单体含量也很低,因此,东北雷公藤一直较少作为药用类型具有一定合理性。 在综合分析个体间、居群间、部位间4个生物碱单体含量时,发现有些居群以各种因素计算排序后其含量均排在前8位,发现江西萍乡、浙江江山、福建泰宁、云南昆明和湖南新宁(均为中间类型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为含量突出的居群。另外,同一居群的个体中4个生物碱单体含量间呈正相关性。浙江江山和湖南新宁雷公藤甲素含量也比较高,更值得关注。 韧皮部中,植碱含量最高的是浙江武义居群中100号样本,新碱含量最高的是云南昆明居群中122号样本,碱乙、次碱含量最高的是湖南新宁居群中132号样本;就4个生物碱单体含量之和而言,韧皮部中含量最高的个体是湖南新宁的132号样本,木质部中最高的个体是江西萍乡的193号样本,这些高含量个体,有利于优良种质的选择。 采用UV法对这116个样本进行总生物碱含量分析。发现从药材部位看,一般韧皮部含量是木质部的2~5倍,二者含量变化呈现一致性。含量较高的居群均来自中间类型和昆明山海棠,分别是:江西遂川、安徽黄山、浙江景宁和云南昆明,其次有浙江遂昌、庆元、松阳以及福建泰宁。在同一植株内,药材粗细对总生物碱的含量影响不大。 取自种植于浙江丽水林科所后84个两年生新根样本,其木质部总生物碱的含量呈现明显随季节变化的规律,3月含量最高,6月、9月、12月逐渐下降,12月降为最低;韧皮部的总生物碱含量随季节变化不明显。

著录项

  • 作者

    张蕊;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学科 生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宝林,黄文华;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药化学 ;
  • 关键词

    雷公藤; 生物碱; 毛细管电泳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