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6h】

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部分 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的临床应用

背景

设计原则和依据

手术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颈肩区皮肤由于部位较隐蔽,可利用面积广,一直是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畸形的一个重要供区。以往,整形外科医师利用该区皮肤形成岛状皮瓣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缺损。1984年,Radovan[29]发明了扩张器后,形成扩张的颈肩皮瓣,但可利用面积仍受一定限制。作者在国内外学者对轴型动脉经吻合支跨区供血形成反流轴型皮瓣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开始对颈横动脉分支经吻合支跨区供血的颈肩峰区扩张皮瓣进行临床应用,但是对颈肩峰皮瓣微巨解剖如皮动脉的血管结构,血供的弥散方式等问题一直尚未明确,相应的基础研究很少。本课题通过解剖学研究来分析这些问题,并尝试基于实验依据的理论来解答这些争议。另外,明确皮瓣的微巨解剖作为一种实用依据可以应用于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的术前设计及切取,并在临床应用中证实可行。本文报告本研究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结果。
   研究目标:
   1、通过解剖学方法对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深筋膜浅层以上的血管微巨解剖即血管起源、走形、分支、分布、吻合关系等进行系统研究,为临床应用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提供理论指导;
   2、研究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领域及应用形式,并验证前期的基础研究结果。
   研究方法:
   1、在解剖学研究中5具新鲜标本(10侧)应用红色乳胶灌注动脉,蓝色乳胶灌注静脉,福尔马林浸泡标本10具(20侧)于颈横动脉的远心端灌注红色乳胶,以探索自颈横动脉灌注的血流可达最远距离的程度,观察浅筋膜层血管的吻合情况和吻合支的数量、皮动脉穿出深筋膜的位置,来研究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皮瓣动脉系统及静脉系统的血管构造;
   2、术前根据解剖学基础设计皮瓣,总结临床应用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修复颈胸部缺损15例,同时验证前期的基础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
   1、颈横动脉灌注的乳胶可沿颈横动脉分支与胸肩峰动脉的细小吻合支返流入胸肩峰动脉。颈横动脉分支与胸肩峰动脉穿支相互吻合形成血管网.
   2、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穿出点有相对恒定的体表投影,即胸锁关节外侧旁开7.70cm±0.20cm,锁骨上1.80cm±0.15cm。
   3、颈肩峰区自深筋膜浅层发出的皮动脉共8-12支,各皮动脉发出的细小分支相互吻合呈网状。颈肩峰区斜方肌前缘及其延伸线区域的吻合支最为丰富,每侧颈肩峰区域均有2-3支明显的贯穿颈根至肩峰全长的吻合支,多位于皮瓣的中轴,皮动脉穿出点集中在斜方肌前缘及其延伸线区域。
   4、设计以颈浅皮动脉(SCA)或颈根部恒定肌皮穿支为轴型血管的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时,颈横动脉皮动脉与胸肩峰动脉皮动脉相互吻合形成的血管网为血管主轴的颈肩峰区扩张皮瓣的范围在颈横动脉和胸肩峰动脉所分布的皮肤区域,即内侧界为颈根,前界为锁骨,后界为肩胛冈,外侧界为肩峰的区域。
   5、应用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组织缺损13例,胸部瘢痕2例,共形成本皮瓣19例,最大面积23cm*16cm,最小面积18cm*7cm,皮瓣全部成活,色泽正常。术后3个月~4年随访,皮瓣色泽与面部相近,弹性良好,颈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
   研究结论:
   以颈浅皮动脉(SCA)或颈根部恒定肌皮穿支为蒂,颈横动脉皮动脉与胸肩峰动脉皮动脉相互吻合形成的血管网为血管主轴的颈肩峰区跨区供血轴型扩张皮瓣血供可靠,供区隐蔽,可利用面积大,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颈部相近,应用形式多样,适应症广泛,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