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估新方法及肺气肿表型的CT肺功能研究
【6h】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估新方法及肺气肿表型的CT肺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新方法的临床适用性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根据临床研究的进展做了重大调整,对诊断为COPD的患者不再使用单一的FEV1进行“分期”,而是应用综合评估。评估症状采用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或COPD评估测试(CAT);肺功能评估:气流受限程度仍采用肺功能严重度分级,即占预计值80%、50%、30%为分级标准;联合急性加重风险评估:采用急性加重病史和肺功能评估急性加重的风险,上一年发生2次或以上的急性加重或FEV1<50%预计值提示风险增加。本文初步探讨2011GOLD策略中新的评估方法的临床适用性以及初步应用COPD综合评估对COPD患者进行病情分组,了解COPD患者临床分组情况的比例。
   方法:
   选取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门诊首次就诊或住院并自愿参加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包括FEV1、FVC、FEV1/FVC,确诊COPD后完善CAT量表评分,问诊既往急性加重次数,探讨CAT量表与肺功能、CAT量表与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次数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2011GOLD策略分级,分析两种分级方法的差异。
   结果:
   共入组172例COPD,男135例,女37例,平均年龄(63.8±9.5)岁,FEV1占预计值%平均值为(44.0±18.7),COPD急性加重次数平均为(1.2±1.3)次,CAT量表评分平均值为(15.7±7.9),FEV1占预计值%与CAT评分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FEV1占预计值%与急性加重次数存在弱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8;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与CAT评分亦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52。2011GOLD两种方法对COPD患者的评估虽然有一致性,但一致性差,提示两种评价方法之间有差异。
   结论:
   1、COPD患者综合评估指标(CAT量表、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分级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
   2、2011GOLD对COPD患者两种不同的评估方法一致性差,提示了COPD患者的异质性,也间接证实了COPD临床病情的复杂性,证实对COPD患者结合CAT量表评分、肺功能GOLD分级及急性加重次数行综合评估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表型患者的CT肺功能研究
   目的:
   研究CT肺功能与常规肺功能的相关性,并通过CT肺功能检查探讨肺气肿表型的临床特征,肺气肿表型与无肺气肿的COPD患者之间的差异,初步探讨CT肺功能在2011GOLD评估新方法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门诊首次就诊或住院并自愿参加的稳定期COPD患者,性别不限,采用德国西门子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64层螺旋CT机行CT肺功能检查,在COPD患者深吸气末屏气后完成全肺扫描,应用后处理软件,以密度低于-950定义为肺密度减低区,计算深吸气末全肺容积低衰减区百分比;应用CAT问卷对患者进行评分,由患者本人独立完成,当场收回;在CAT量表评分当天完成肺功能测试,包括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RV/TLC);问诊患者既往的急性加重次数。
   结果:
   54例COPD患者,男43例,女11例,年龄40~75岁,平均(62.1±8.9)岁。FEV1占预计值%平均(44.8±22.0),CAT量表评分平均值(14.7±8.8),COPD急性加重次数平均(2.0±1.5),低衰减区占全肺面积百分比(LAA%)平均(15.5±12.6),CT肺功能中LAA%与常规肺功能FEV1、FEV1/FVC、RV/TLC等指标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45、-0.445、0.358。LAA%与COPD急性加重次数相关,相关系数为0.377,LAA%与CAT评分亦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39。根据LAA%将受试者分为肺气肿组和无肺气肿组,肺气肿组的患者年龄偏大,CAT评分高,急性加重更频繁,气流受限也更严重,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肺气肿指数与肺功能存在相关性,临床可以作为肺功能的补充,对于无法配合常规肺功能的患者,能提供较为客观有效的临床证据。
   2、肺气肿表型的患者在年龄、急性加重频率、CAT量表评分上与无肺气肿患者存在差异,肺气肿患者的年龄偏大,急性加重更频繁,CAT评分更高,提示对于肺气肿的患者,有必要积极早期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