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相关概念

3.1.1 生长发育

3.1.2 儿童营养性疾病

3.1.3 儿童营养的影响因素

3.2 研究框架

3.2.1 理论基础

3.2.2 本研究采用的分析框架

3.3 儿童营养状况分析指标

3.3.1 国际组织及部分国家儿童营养状况分析指标

3.3.2 我国常用儿童营养状况分析指标

3.3.3 本研究采用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定量分析指标

3.4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

3.4.1 生长发育情况

3.4.2 营养性疾病

3.5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3.5.1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

3.5.2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影响因素Meta分析

3.6 我国儿童营养改善政策措施

3.6.1 儿童营养相关政策

3.6.2 儿童营养改善措施

3.7 部分国家儿童营养问题及改善措施

3.7.1 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儿童营养问题及改善措施

3.7.2 尼泊尔、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儿童营养问题及改善措施

4 讨论

4.1 关于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讨论

4.1.1 农村和西部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依然严重

4.1.2 2岁以下儿童易患微量营养素缺乏疾病,锌缺乏、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4.1.3 肥胖问题逐渐成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4.2 关于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讨论

4.2.1 社会因素对儿童营养的影响范围最广

4.2.2 家庭因素对儿童营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4.2.3 个人因素对婴幼儿营养状况有直接影响

4.3 对我国儿童营养改善政策措施的分析

4.3.1 相关政策措施仍需完善,儿童营养立法工作有待加强

4.3.2 医改促进了儿童系统管理工作的加强,推动儿童营养状况进一步改善

4.4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4.1 结合实际问题制定儿童营养政策

4.4.2 建立儿童营养改善专项资金

4.4.3 重视部门间合作

4.5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4.5.1 部分专项调查数据与年报数据不一致

4.5.2 Meta分析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少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完善社会政策,改善儿童生存环境

5.2.2 明确重点人群和地区,制定并落实有效干预措施

5.2.3 加强多部门合作,共同应对多层次的儿童营养影响因素

5.2.4 重点帮扶农村及西部地区,缩小城乡及地区差距

5.2.5 强化健康教育,普及儿童营养知识

5.2.6 完善儿童营养监测系统,提供可靠数据信息

5.2.7 深入开展儿童营养影响因素研究,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一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二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影响因素Meta分析森林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全面分析我国5岁以下(0-59.9个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总结现有儿童营养政策措施存在的不足,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对我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政策建议,为我国政府及卫生部门开展儿童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内容:
   构建儿童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框架;梳理国内外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指标,并确定本研究采用指标;分析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地区间差异;分析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因素;总结国内儿童营养改善政策措施;总结部分国家主要儿童营养问题及其改善措施;提出儿童营养改善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构建本研究分析框架,总结国内外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指标和儿童营养改善政策措施、我国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利用《世界卫生统计年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等报告中的数据资料,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分析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通过专家咨询,听取专家对我国儿童营养问题与影响因素,以及在改善对策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应用Meta分析法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因素。
   研究结果:
   1.构建了儿童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框架。该框架包含四个部分,即宏观层面的社会因素、中观层面的家庭因素、微观层面的个人因素和儿童营养问题。
   2.总结国内外现有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指标,从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患病情况两个维度,挑选身高、体重、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等8个定量分析指标,评价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
   3.对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良、肥胖、微量营养素缺乏等营养问题,且城乡间和东、中、西部地区间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农村儿童营养不良、中重度贫血等疾病患病率高于城市;城市儿童肥胖、维生素D缺乏等疾病患病率高于农村;2岁以下儿童为微量营养素缺乏疾病的高发人群。
   4.对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发现社会政策等社会因素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最广泛,家庭收入等家庭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疾病、遗传等个人因素对婴幼儿营养状况具有直接影响。同时,Meta分析也显示,居住地、低出生体重、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对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
   5.总结我国现有儿童营养改善政策与措施。政策主要包括《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婴幼儿营养策略》等策略与制度;措施主要包括制定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开展儿童营养与膳食指导、建立儿童营养监测与调查系统、发放婴幼儿营养包、开展爱婴医院建设及开展儿童营养健康教育等。
   6.梳理部分国家儿童营养问题及改善措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儿童肥胖问题严重,且儿童营养不良依然存在;在改善措施方面,重视儿童营养立法、设立儿童营养改善专项资金、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等。尼泊尔、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依然严重,主要通过加强部门合作、开展综合干预项目等措施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研究结论:
   1.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地区差异依然显著,贫困地区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依然严重,城市肥胖问题日益显现;
   2.5岁以下儿童营养受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尤以社会因素影响广泛而深刻;
   3.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改善综合干预措施取得效果,但在立法、部门合作、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不足;
   4.相关领域研究内容不够聚焦,对社会因素分析不够深入,难以有效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政策建议:
   1.完善社会政策,改善儿童生存环境;
   2.明确重点人群和地区,制定并落实有效干预措施;
   3.加强多部门合作,共同应对多层次的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因素;
   4.发展地方经济,缩小城乡及地区差距;
   5.强化健康教育,普及儿童营养知识;
   6.完善儿童营养监测系统,提供可靠数据信息;
   7.深入开展儿童营养相关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