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标志物在食管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6h】

血清标志物在食管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食管鳞癌的流行病学

食管鳞癌血清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材料和方法

研究思路

血清样本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CEA(DRG EIA1868)试剂盒操作流程

CYFRA21-1(DRG EIA5070)试剂盒操作流程

SCC(Fujirebio CanAg-800-10)试剂盒操作流程

DKK1 Human ELISA Kit(Abcam ab100501)操作流程

HGF Human ELISA Kit(Abcam ab100534)操作流程

MIC-1/GDF-15 Human ELISA Kit(Abcam abl55432)操作流程

LY6K ELISA Kit(MyBiosource M BS9331030)操作流程

自身抗体检测步骤

仪器和试剂

主要仪器

试剂盒与耗材

计算机分析软件

数据统计

质量控制

实验结果

分泌蛋白型标志物

小样本初筛

扩大样本及联合分析

自身抗体检测

讨论

标志物选择

DKK-1(Dikkopf-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

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物K(LY6K)

分泌蛋白标志物

初筛结果与文献的差异分析

分泌蛋白标志物在正常人群中的规律

分泌蛋白标志物与肿瘤的关系

分泌蛋白标志物的联合分析

自身抗体检测

反应温度与边缘效应

包被蛋白浓度选择

样本和酶联物稀释比例选择

血清中P53抗体的表达

ELISA操作技术细节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我国处于全球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五和第四位,极大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食管鳞癌具有起病隐匿、进展快、侵袭性强等特点,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食管鳞癌的总体五年生存率仅20%左右,而如果能早期发现和治疗,I期食管鳞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80%。因此若能找到有效的早期发现方法,是提高食管鳞癌整体预后的根本措施。当今常用的筛查手段,诸如胃镜、X线造影等,存在有创、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敏感性低等缺点,不适于推广至大范围人群。血清标志物则具有操作简便、相对无创、经济、快速等优势,适合作为广泛人群筛查的手段。本项研究试图寻找早期诊断食管鳞癌的血清标志物组合,以提高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率,进而改善该病的整体预后水平。
  研究取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选取近年来文献报道效果较突出的7种分泌蛋白标志物:CEA、Cyfra21-1、SCC、DKK-1、MIC-1、HGF和LY6K,用ELISA方法首先进行小样本(n=50)检测,筛选出4个因子CEA、Cyfra21-1、SCC和MIC-1后,进一步进行了较大样本(n=196)血清标志物联合分析。结果显示,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食管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0%、65.8%、70.4%,优于任何一种标志物单一检测的诊断效率。另外,研究还尝试检测了自身血清P53抗体标志物。经过摸索实验条件,初步建立了检测自身抗体的实验方案。小规模(n=25)检测结果显示,P53抗体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通过本项研究,初步探究了早期诊断食管鳞癌的血清标志物,获得了优于现有标志物的新标志物组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著录项

  • 作者

    谭骁;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明荣;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食管肿瘤;实验室诊断;
  •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血清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