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1987-2017年)回顾性分析
【6h】

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1987-2017年)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第一部分 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1987年-2017年)回顾性分析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检测暗色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原发性皮肤曲霉病

在读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参加学术会议、活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1987年-2017年)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和探讨中国大陆地区近30年暗色丝孢霉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治状况,并对国内外暗色丝孢霉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通过CNKI、万方、维普、Embase和Pubmed检索1987年至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文共纳入文献107篇,共计有116例患者为暗色丝孢霉病。其中暗色丝孢霉病感染临床类型以皮肤及皮下组织型为主,其他感染临床类型包括系统性、角膜型、浅表型感染和甲暗色丝孢霉病等。该病诱因以上皮屏障被破坏、特发性免疫功能异常最为多见,其次为长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提供相关信息但未发现诱因及基础疾病的患者占32.65%(32/98)。病原学诊断主要依据真菌镜检、组织病理、真菌培养和分子鉴定,有超过1/2的病例(62株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有近1/3的病例(45株菌)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治疗上我国以系统性抗真菌治疗为主,伊曲康唑为近20年来该病最常用药。107例提供预后信息的患者中因该病死亡10例,占9.35%(10/107);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型死亡率最高,共6例,占此型已知预后人数的75%(6/8)。
  结论: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感染数有明显上升趋势。感染类型以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为主,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较高。各科医生应提高该病各型临床及病原诊断水平,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并积极开展分子鉴定,同时尽可能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信息。
  第二部分 Sensititre YeastOne(R)显色药敏板检测暗色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暗色真菌临床分离株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并为建立SensititreYeastOne(R)显色药敏板检测暗色真菌的体系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不同来源的7属10种50株暗色真菌进行YeastOne药敏试验,并与CLSI M38-A的标准化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本研究所纳入的暗色真菌对临床上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基本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结果相符,YeastOne方法和CLSI M38-A方法对非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基本符合率较高。
  结论:YeastOne方法测试非棘白菌素类药物时和标准化方法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采用YeastOne方法测试棘白菌素类药物对丝状真菌的药敏时通过观察MEC更准确。

著录项

  • 作者

    贺赟;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皮肤病与性病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筱芳;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真菌性皮肤病;
  • 关键词

    暗色丝孢霉病; 临床特征; 抗真菌药物; 敏感性; 显色药敏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