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阜外分型的临床研究
【6h】

基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阜外分型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部分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研究进展

摘要

前言

1、发病率

2、病理分型

3、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

5、辅助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后

9、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基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阜外分型的外科治疗策略及早中期临床结果分析

摘要

前言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个人简历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研究进展 虽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导致的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但是当它发生时,对病人而言,是致命性的灾难,对心脏外科医师而言,也是棘手的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的临床研究,主要对冠脉受累的病理分型、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第二部分 基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阜外分型的外科治疗策略及早中期临床结果分析 目的:依据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的阜外分型,研究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中针对冠脉的处理策略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阜外医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冠脉处理策略依据冠脉受累的阜外分型制定,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修复术(CAR)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分析不同治疗策略及方法的围手术期及中期随访结果。 结果:50例患者中CAR38例,CABG12例,其中包括术中补救性搭桥(即CAR转CABG)3例和预防性搭桥(即CAR加CABG)2例,随访时间4~32个月,平均18.6个月o CABG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均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结论:基于阜外分型的冠脉处理策略对于冠脉受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刘雁翔;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晓刚;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冠脉; 分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