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6h】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文献回顾

一、全膝关节置换的概述

(一)全膝关节置换的特点

(二)全膝关节置换的类型

(三)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适应证、禁忌证

(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

(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定义

(三)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方法

(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作用

(五)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可行性

三、国内外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

(一)国外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现状

(二)国内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现状

四、国内外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手术相关因素

(二)患者相关因素

(三)其他相关因素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

(一)研究总体

(二)研究样本

(三)样本的选择

(四)样本量的确定

三、研究指标与测量工具

(一)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般情况

(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

(三)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

四、资料收集

(一)资料收集前的准备

(二)临床资料收集的步骤

五、资料分析

(一)统计描述

(二)统计分析

六、质量控制

(一)研究设计阶段

(二)资料收集阶段

(三)资料录入与分析阶段

七、伦理原则

第四章研究结果

一、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一般情况

(一)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

(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疾病资料

(三)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相关资料

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

(一)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

(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意愿及感受

三、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一)患者人口学资料对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二)患者疾病资料对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三)患者手术资料对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四)患者应对方式对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五)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对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六)患者意愿对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第五章讨论

一、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及手术资料分析

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分析

三、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临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局限性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最有效方法。随着医疗理念的发展,手术技术的进步,快速康复外科日臻成熟并在多专科领域得到成功应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快速康复外科一项重要的优化措施,是实现快速康复关节外科、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指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预防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增加关节肌肉力量及稳定性,预防膝关节僵硬,促进关节功能康复,促进患者胃肠、泌尿及肺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此外,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也是促进医护合作、改善护理质量的重要项目。因此,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值得关注。目前,国内外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尚未统一定义,且在快速康复关节外科理念的指导下,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大幅度提前,因而有必要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并全面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找出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可干预因素,为临床探索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提供线索和依据。 目的:描述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便利选取220名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骨科病房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疾病与手术状况及早期下床活动情况,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测量其应对方式,采用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测量其自我效能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216名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下床活动者占7.4%,术后24~48小时下床活动者占52.3%,术后48~72小时下床活动者占31%,首次下床最早时间为术后7.5小时,单侧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均主要在术后第2~3天;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20分钟;首次下床活动距离为0~250米;首次下床活动范围主要在床边;首次下床活动辅助者主要为医生。(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期下床组患者与未早期下床组患者相比,早期下床组患者术后导尿管和伤口引流管拔除时间更早(p=0.011,p=0.035)、术后24小时内停止心电监护人数更多(p=0.032)、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更早(p=0.004)、术后24小时白蛋白Alb数值更高(p=0.005),另外,早期下床组患者比未早期下床组患者康复自我效能水平高(p=0.000)、下床意愿更强烈(p=0.012),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导尿管拔除时间以及首次直腿抬高时间越早、术后无导尿管、术后24小时内静息疼痛程度越轻、术后24小时内疲劳程度越轻、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患者年龄越轻、术后24小时内停止心电监护的患者,其首次下床时间越早,共解释了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总变异的51.1%。 结论:(1)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24小时内)下床活动者仅占7.4%,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主要集中在术后第2~3天,首次下床活动形式多为床边站立及平地行走。(2)术后导尿管拔除时间以及首次直腿抬高时间越早、术后无导尿管、术后24小时内静息疼痛程度越轻、术后24小时内疲劳程度越轻、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患者年龄越轻、术后24小时内停止心电监护的患者,其首次下床时间越早,越能做到早期下床活动。

著录项

  • 作者

    向娜;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护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杨;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外科学;护理学;
  •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患者; 术后早期; 活动现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