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6h】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图表索引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背景

一、研究类型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

第四章研究结果

一、基线特征

二、疗效评价

三、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四、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五、药物不良反应评价

第五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相关综述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真实世界中中国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后使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11年2月至2017年8月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一线化疗后是否维持治疗分成2组:维持治疗组和非维持治疗组。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ee survival,PFS),次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不良反应。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中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进行治疗预后因素的探索。 结果:共入组450例肺腺癌患者,其中维持治疗组患者158例,非维持治疗组患者292例。全组患者中位PFS为5.83个月(95%CI0.33-55.72个月),ORR及DCR分别为33.6%和87.6%。一线化疗后维持治疗组PFS(9.92个月,95%CI:8.70-11.14个月)较非维持治疗组(4.60个月,95%CI:3.98-5.21个月)更长(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PS=0分、化疗周期数在4个及4个以上、以及接受维持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患者的主要毒副作用包括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及乏力,维持治疗组比非维持治疗组更容易发生,但≥3级的发生率较低。 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安全有效,接受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有更高的生存获益。

著录项

  • 作者

    吉雪;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肿瘤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兴胜;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肿瘤学;药品;
  • 关键词

    培美曲塞; 铂类; 一线治疗; 晚期肺腺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